誰為青少年的閱讀負責?
http://www.caoliu14.com?2010-01-18 11:17? ?來源:中國文化報
我來說兩句
隨著大學專業分類的細化,國內眾多院校已經取消了大學語文的學習,我們的文化精髓和人文氣質從大學課本里已經漸漸消失殆盡。當語文退出必修課的行列時,英語課程反而大行其道,甚至成為畢業、深造、讀研的必通之路。從大學的課程設置可以看出,實用主義愈發凸顯、人文精神開始消退。難怪,連圖書市場那些真正的經典都被冷落。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某些出版商也不得不將社會利益置于經濟利益之下,責任感缺失越來越嚴重。
另一個讓人堪憂的現象是:由于高校教師評職稱的需要,一些老師強行將自己編著的圖書推銷給學生,此類圖書質量不僅難以保證,而且價格也極其昂貴。同時,高校圖書市場上教輔圖書尤其混亂。“本校學生使用本校出版社的教材”已成一道“別致風景”。作為一個圖書出版從業人員,筆者見過眾多教輔圖書出版公司,他們為了節約勞動成本,以最小成本攫取更高利潤,招聘的從業人員多是普通大學畢業生甚至是實習生。但他們“生產”的圖書竟格外“暢銷”,尤其是一些考研類書籍。這些形式大于內容的圖書,如果在封面上再掛上幾個名師名校的旗號,即被“打造”成一本價格昂貴的暢銷書。說白了,市場上很多暢銷已久的所謂“名校名師嘔心瀝血之作”,往往不過是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代為編著的“杰作”……
李大釗說,青年之于社會,殆猶此種草木之于田畮也。從此廣植根蒂,深固不可復拔。梁啟超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先人擲地有聲的論斷,言猶在耳。然而他們不知道,當下一些青少年讀物正在阻礙著青年的成長,羈絆著少年的強大。當一些“熱門圖書”在銷售榜上屢屢攀升,當大把鈔票進入出版商和策劃商的腰包時,誰想到了為青少年的未來買單?(青薇)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相關新聞
- 2009-12-28潘凱雄稱手機閱讀難以取代傳統出版
- 2009-12-23新羅溪南小學從課外閱讀著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 2009-12-23出版人、媒體人、讀書人:2009閱讀的故事
- 2009-12-211.55億手機閱讀群體更低齡
- 2009-12-11耶魯的圖書館:讓每一次閱讀成為精神的洗禮
- 2009-11-30向閱讀致敬:深圳讀書月成功走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