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每一次走進圖書館,其實都是在朝拜人類文明的遺產(chǎn);走進圖書館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為了獲得知識和智慧賜予的慰藉;而每一次閱讀,都應該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在美國耶魯大學訪客中心為新來的訪問學者舉辦的校園游中,一位女大學生把我們領(lǐng)到一幢拱門建筑前,然后問道:“大家看這幢樓像什么?”大家?guī)缀醍惪谕暤卮鸬溃骸敖烫谩!边@個回答顯然早在她的意料之中,于是她頗為得意地介紹:“這座樓的確像教堂,但它是我們的圖書館。”
圖書館外形像教堂
把圖書館蓋成教堂模樣,顯然是設計者和建造者的得意之作。耶魯被稱為“牛津的翻版”,校園里鱗次櫛比的哥特式建筑的確像牛津的建筑一樣古色古香,但它們的歷史大多不長。這座看似雄渾滄桑的圖書館,其實是20世紀的新建筑。這座主圖書館全稱為“斯特林紀念圖書館”(見上圖,劉文飛攝),是由耶魯1864年級學生約翰·威廉·斯特林捐資建造的,設計者詹姆斯·羅杰斯也是耶魯畢業(yè)生。圖書館的設計和建造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直到1930年才完全建成。
圖書館的正門有兩個門洞,用橡木做成的大門已呈古銅色,門楣上方是一組表現(xiàn)人類古代文明的石雕,一位中世紀哲人攤開雙手,分別指向兩個入口,一邊是象征古代埃及文明的腓尼基戰(zhàn)船和象征巴比倫文明的有翼獸,另一邊是象征瑪雅文明的蛇、象征歐洲文明的羅馬狼和雅典貓頭鷹。石頭門楣上鐫刻著多種文字的題詞,它們從左至右分別為克羅馬努、古埃及、巴比倫、希伯來、阿拉伯、古希臘、中國和瑪雅的文字,這些長方形的石塊就像是展開的書頁、攤開的竹簡或遞上的名片,它們在提醒每一位走進這扇大門的人,這里就是人類文明的圣殿,是一切文字和文化的寶庫。
大門一側(cè)的石壁上刻著這樣一句話:“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這句話出自“現(xiàn)代醫(yī)學之父”奧斯勒之口。斯特林圖書館位于耶魯大學的中心位置。作為耶魯?shù)闹鲌D書館,斯特林圖書館也是全校多處分館的核心。耶魯大學共有近20座圖書館,各主要學科如數(shù)學、醫(yī)學、化學、物理、法律、神學、工程、林學、地質(zhì)等都有獨立的圖書館,此外還有一些“特色圖書館”。耶魯圖書館共藏書1250萬冊,在全球大學圖書館中排名第二。據(jù)說,如果把主館15層藏書樓中的書架一字兒排開,長度約達128公里,可從耶魯所在地紐黑文一直排到紐約城。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 2009-12-11深圳建設街區(qū)24小時自助圖書館紀事
- 2009-12-10晉江市全面啟動小學圖書館(室)達標創(chuàng)建工作
- 2009-12-08東莞有了“永不關(guān)閉”的圖書館
- 2009-12-08深圳“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tǒng)”將在全國推廣
- 2009-12-07深圳“自助圖書館” 讓市民隨時在街頭借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