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要講真話
http://www.caoliu14.com?2009-12-29 12:12?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李歐梵說他一旦認識某位作家,就不會寫他的評論了。這里面確實有他的難言之處。一位經常在歐洲居住的作家說:“我的半個基地在歐洲,歐洲的批評家,是很活躍的,報紙的書評一針見血,不留情面,他們不需要顧忌作家的面子,他們不必認識作家,更從來不加入到出版社的包裝中去,這種獨立的評論聲音,既來自學院,也來自學院外。而在中國見不到如此活躍的批評,這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重大遺憾。”她呼吁:“請討論我們,請批評我們,必要的話,請得罪我們。但是保持沉默,是你們放棄了責任。”
當然,底線倫理僅是文學批評的基點,一個合格的批評家,必須有更多的作為。文學本身是富有動態的、經常去挑戰可能性的一門學科。一個沒有閱讀一定數量的優秀作品,沒有較高的藝術感悟、藝術鑒賞的批評家,往往還不如普通讀者對文學的評價更到位。中國文學的批評家,我們還需要那種建立在現代漢語寫作基礎上的,面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主要問題而進行深入研究、思考的原創性的精神與思想。我們的許多批評家面對一個文本,不是從自己的藝術感受出發,而是從先入為主的外部理論入手,把文學當死尸,進行想當然的解剖。這樣的文章,貌似頗有理論,其實與所論作品沒有任何關系。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說,一些知識分子都把知識當做手電筒,不是用它去照亮世界,而是反過來,把自己弄得眼花繚亂。
我們必須清楚,那種建立在文本細讀基礎上的具備批判精神、理論品格的獨立的文學批評,才是批評家展示自己才華的路徑之所在,也才是中國文學批評的希望之所在。(楊光祖)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相關新聞
- 2009-12-25編輯家的“散文心” 讀李世琦《批評的風骨》
- 2009-12-17對待批評要有正確的態度
- 2009-11-02批評學生的藝術
- 2009-10-21批評的層次
- 2009-09-08趙忠祥稱觀眾批評是厚愛 自言從未犯過一次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