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原則
http://www.caoliu14.com?2009-12-18 11:27? ?來源:文匯報
我來說兩句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的錢學森生前給自己定下許多“原則”,主要有:不題詞,不吃請,不為人寫序,不出席應景活動,不參加任何成果鑒定會,不接受禮品,不寫回憶錄,不接受采訪,不同意為他塑像和立功德碑等。錢老雖是功勛卓著,卻謙虛謹慎如此。
粗略一看,這些“原則”涉及的都是小事。然而用心一想,卻大多觸及社會上與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敏感問題,有的還成為做事做人的要緊“關節”。比如吃請和接受禮品,往往有些師長的一世英名就在這個“過程”中銷蝕掉了。又如題詞和參加成果鑒定會,現在幾乎沒有“白題詞”的了,剪個彩都有“出場費”或贈把金剪子的事。至于某些鑒定會,“好處”與問題就更多了。對于那些烏漆墨黑的玩意兒,錢老自然看得非常清楚,于是自定了上述“原則”。
由此想到沒有墳墓、“故居”和紀念館的愛因斯坦。他1921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后,普林斯頓大學曾以當時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請他,他卻說:“3000美元夠了。”從宿舍到研究所兩公里的路程,他不要汽車,堅持步行。他說:“每件多余的財產,都是人生的絆腳石;惟有簡單的生活,才能給我創造的原動力。”看來他們的人生原則,還是頗有相通之處的。(姬建民)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相關新聞
- 2009-12-07錢學森為啥要講別人"不敢說"的話
- 2009-12-03凈化心靈選擇崇高 科學工作者感悟錢學森的愛國情懷
- 2009-11-10錢學森的“爭”與“讓”
- 2009-11-05錢學森最后一次系統談話:大學要有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