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發起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西部支教項目,實施10年來,已選派10批來自全國83所高校3529名志愿者,相繼到我國中西部78個國家級貧困縣近300所中小學開展支教志愿服務。志愿者們用行動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在環境異常艱苦的西吉、海原、固原,記者采訪了多個支教點。在遠離海原縣城30公里的關橋中學廈門大學支教點,志愿者馬晉輝告訴記者,“我們每人每天只用兩瓢水,一刮風操場上就會有一層土?!泵鎸ζD苦的環境,志愿者們沒有畏懼、退縮,而是與當地老師們一起,承擔起教育、教學的重任。
這些“80后”且多是獨生子女的志愿者們,從優越的環境來到這里,一年的支教生活,他們不僅學會了挑水、生煤爐、做飯等基本生活技能,更熟悉了國情、民情,領悟了什么是理想、責任。他們說,“支教一年,受益一生”,艱苦的環境磨礪了他們的意志,青春的熱情升華為理性的思考,他們不但吃得起苦了,還增強了面對失敗、挫折、痛苦的勇氣。
女博士高天已是第8次來寧夏支教了。今年11月的一天凌晨3點,她被屋外讀書聲喚醒,掀開窗簾,她隱約看到一個女孩正點著蠟燭讀書。她開始懂得,即使在貧瘠的大山里,這些孩子們依然不乏對未來的憧憬,作為支教志愿者,幫助他們實現夢想責無旁貸。
此后,高天改變了教學方式,不再拘泥于高考備考大綱,而是經常給孩子們講故事。令高天欣慰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們的成績普遍提高。2005年高考,她的班上有4名學生考上了大學本科,十幾名學生考上了大專。
西吉縣教育局負責人說,“研究生支教老師不僅帶來知識和文化,還給當地教育帶來新的辦學理念。”支教志愿者與當地老師們展開交流,探討教育教學;針對當地教師計算機知識較缺乏的現狀,組織了計算機培訓;他們還從所在城市和學校帶來大量教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豐富了當地的教學參考資料。(記者李海秀)
![]() |
責任編輯: 趙舒文 |
- 2009-11-27福州一中七名教師到晉江支教
- 2009-11-27建甌:山鄉支教 引領專業成長
- 2009-08-032009年福建義工俱樂部暑假支教活動落幕
- 2009-07-23南安:大學生暑期到民族村支教
- 2009-07-14福建義工俱樂部2009暑期支教夏令營在順昌開營
- 2009-06-052009年暑假支教在行動
- 2009-01-06我省支教教師做網絡道德建設專題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