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主義民主要有豐富多彩的形式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做主。人民當家做主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民主形式體現出來的,也就是民主的形式要豐富多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外在形式既應符合中國國情,又需要借鑒一切有利于推動社會進步、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意志的形式,使社會主義民主真正成為列寧所說的具有更高程度和更高形式的民主。我國民主政治的兩種最主要的形式,一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也是一種最主要的形式,是人民通過選舉投票實現民主;二是政治協商制度,是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另一種主要的民主形式,已經載入憲法,是通過政治協商來發展民主。協商民主的優點是在選舉以前和決策過程中保證來自各界的政協委員能夠平等、有序地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理性的討論和協商中作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決策。《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個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地就共同性的問題取得一致的意見,這是根據國情民意創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形式。
隨著民主政治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民主的形式會更加豐富,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民主形式的探索,遵循了以下兩條原則:一是體現人民當家做主的精神。憲法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最根本的原則,一切法律、制度安排,都要體現這一原則。二是符合中國歷史情勢和社會特點。任何民主形式都是特定社會的產物,因此各個國家的民主形式并不完全一致,即使是同樣社會性質的國家,其政體也有很大差異,民主的形式是豐富多彩的。最適合國情的形式,就是最好的形式。
二、拓展人民知情、參與、表達的各種渠道,是實現有效監督和當家做主的前提
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做主”。要真正讓人民當家做主,就必須“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這也是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的具體體現。
要暢通群眾知情渠道,方便群眾參與監督。參與首先必須知情。知情權是群眾參與監督的基礎和前提,暗箱操作群眾是無法進行監督的。因此,健全群眾參與反腐倡廉機制,必須要有完善的群眾知情制度作依托。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實行權力運作的公開,通過將權力運作的全過程,包括執行程序、執行責任者、執行標準等向群眾公開,讓群眾知情,防止幕后交易。通過公開,權力行使者在一定程度上就必須公正地行使職權,不敢也不能以權謀私;同時群眾可以直接監督權力運作的全過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開了一個很好的頭。
要暢通群眾監督渠道,組織群眾參與監督。反腐倡廉工作能否真正發揮作用,關鍵就是群眾的民主權利能否充分行使。暢通群眾民主渠道,重點是進一步完善群眾通過有組織的活動參與對政府的監督。如建立政務決策聽證和信息發布制度。政府部門在對公共服務價格調整、社會保障救助、城市拆遷征地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以及其他重大事項做出決策時,都應當吸納群眾代表列席、旁聽,并將形成決策的全過程通過適當形式向社會發布,讓群眾充分發表意見,真正讓群眾當家做主,不斷加強群眾對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制定的監督。
要暢通群眾訴求渠道,鼓勵群眾參與監督。如完善信訪舉報制度,進一步拓寬群眾直接信訪舉報的渠道,健全舉報網絡,實行網上舉報,探索建立反腐敗信訪舉報受理情況的網絡監視統計系統。同時,開辟對話窗口,讓民眾訴求和監督的聲音直接同各級領導直到最高領導溝通。胡錦濤總書記6月20日上午首次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與網民在線交流。胡錦濤總書記與網友交流并表明自己平時看網絡,可謂是現代版的“微服私訪”,此舉標志著日益擴大的人民群眾的一種新的身份——網友作為公共政策參政議政和監督群體的地位得到肯定。
三、拓展黨內民主渠道,豐富黨內民主形式
按照十六屆四中全會關于“逐步推進黨務公開”的要求,各地黨務公開工作逐步推開,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進一步完善,黨組織的活動更加透明。黨的基層組織在保障黨員權利中的作用得到加強。一些基層黨組織探索建立黨員議事會、民主懇談會、黨員旁聽常委會(黨委會)等制度,培養黨員的民主意識,提高黨員的民主素養,調動了廣大黨員參與討論黨內事務的積極性。
要拓寬黨員知曉黨內事務的渠道。黨內的事務應該讓黨員知道,上級的指示黨內要先傳達、先學習、先執行,要避免黨內的事情“出口轉內銷”。要拓寬黨員討論和發表黨內決定重大問題意見的渠道。凡屬黨組織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都應力求組織廣大黨員討論,充分聽取各種意見,讓黨員暢所欲言,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把各種不同方案講出來,甚至是反對的意見,然后在民主的基礎上加以集中,作出符合實際的決斷。
要拓寬黨員反映和表達對黨組織意見的渠道。黨的基層組織應該把了解和反映黨員的意見和要求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之一,應該敞開大門,建立起有效的黨內反饋渠道,保證普通黨員的意見、建議能夠及時、暢通、真實地反映到黨組織中來;黨組織要有明確的答復和處理結果,并及時告訴黨員,做到黨員有所呼,黨組織有所應。要建立有效機制,保證黨員有意見能及時反映到黨組織中來,使黨組織和黨員真正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拓寬黨內的民主渠道,建立起有效的機制,保證黨員的權利真正得到落實,使基層黨內民主真正得到發展。用豐富的黨內民主形式、拓展的黨內民主渠道對社會民主和人民民主起到一個示范引領作用。(韓狄明/上海商學院、上海經濟工作黨校教授)
責編:林芳斌
![]() |
責任編輯: |
- 2008-07-30改善民生要大力發展基層民主
- 2008-07-01如何走出網絡民主的初級階段
- 2008-06-30公眾:網絡表達成中國式民主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