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的嶄新跨越:教育規劃綱要實施5周年綜述
質量:讓每個學生都能成才
西安市雁塔區檢察院副檢察長王秦龍,從事職務犯罪偵查工作已有30多年,如今成了西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
課堂上,王秦龍用近300個案件作教材,對鮮活案例逐一剖析講解。“檢察官教授講課確實不一樣,實用又新鮮!”一位叫張方舟的學生對記者說。
通過拓寬教師來源、加強社會實踐等途徑,我國高校課堂正在打破一成不變的傳統模式,育人質量有了顯著提升。質量,是教育發展的生命線。教育規劃綱要實施5年間,各級各類教育都以提高質量為己任,大力開展教育改革創新探索。
在學前教育階段,《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制定出臺,防止“小學化”的科學保教理念日益普及;在基礎教育階段,品德、學業、身心、興趣特長、學業負擔等5個方面的20個關鍵性指標綜合考察學生發展狀況;在職業教育領域,“校企合作、頂崗實習”促進了應用型技能人才成長,“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有序展開;在全國600余所高校,瞄準創新人才培養的“卓越計劃”穩步推進,法學、新聞傳播學、農林、醫學等4個學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新機制釋放活力。
從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啟動到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從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到地方本科院校轉型……5年間,一系列教育標準和引導措施陸續出臺,內容涵蓋教師、教育教學、學校管理、學生素質評價等方方面面,教育改革與發展正在良性規范的軌道上,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12-16惠安縣強化文明旅游行前教育
- 2015-12-11邵武通泰街道:“親子教育”公益課堂進社區
- 2015-12-11同安教育“十三五”擬投21億元 打造全國“名校”
- 2015-12-09少兒禮儀教育知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