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暨落實“十大行動計劃”工作座談會現場(林杰 攝)
今年來,福建泉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指標要求,不斷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積極構建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的良好環境,爭創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一、立德樹人教育提升行動
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化“24字”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本、進學生頭腦,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系列活動,強化未成年人道德實踐。二是加強“中國夢”教育實踐。廣泛開展革命傳統、勤勞節儉、遵德守禮、友善孝道、誠實守信等主題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立志立德,有追求、有理想,成為有用之才。三是加強“美德少年”培育宣傳。積極開展“美德少年”評選表彰活動,參與“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組織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美德少年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村)、進軍營開展巡講、故事匯巡演活動,慰問困難美德少年,進一步營造學習、崇尚、爭當美德少年的良好氛圍。四是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抓好“百校千師”德育骨干隊伍培訓,強化德育教師評價激勵機制,優化德育骨干隊伍,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提升行動
一是推進日常行為規范普及教育。組織開展“灑掃應對”、“ 認星爭優、爭當美德少年”、“日行一善”、“文明小博客”等活動,強化未成年人日常行為養成。二是落實四項集中實踐活動。在清明、六一、七一、十一節日前后分別開展“祭英烈”、“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展示、童心向黨歌詠展播、“向國旗敬禮”等網上簽名寄語活動。三是廣泛開展“小小志愿者”活動。組織未成年人積極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努力踐行“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誠實守信”、“文明上網”行動,主動融入學校、社區(村)等開展的各類關愛、幫扶、解困等善行活動中,從點滴培養,從小事做起,引導未成年人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他人。
三、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提升行動
一是推進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將閩南話、閩南杰出歷史人物、南音、木偶、南少林、燈謎、陶藝、石雕、茶藝、紙編、閩南服飾、閩南童謠、閩南民間民俗等融入校園文化。引導未成年人學習、傳承閩南文化,用優秀傳統閩南文化陶冶未成年人情操。二是抓好閩南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按照“一校一特色”標準,進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搭建校園文化平臺,濃厚校園文化氛圍,著力營造平等、向善、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三是豐實“我們的節日”閩南傳統文化活動。突出本地特色和亮點,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期間廣泛組織未成年人參與“我們的節日”主題實踐活動,宣傳節日習俗,制作節日小報,開展中華經典誦讀和優秀童謠作品征集傳唱,傳承閩南節日文化。
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動
一是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加強市、縣、學校(社區、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站、室)建設,建立網上微信公眾互動平臺,整合共享資源,形成工作網絡。二是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設施建設。各級輔導中心(站、室)要加大建設投入,建立包括個別心理咨詢、行為觀察、心理測量、沙盤游戲、個體宣泄、團體輔導等活動室,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斷完善活動功能。三是加強未成年人心理輔導教師隊伍建設。學校要配備1-2人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社區(村)要聘請心理咨詢師志愿者;適時舉辦心理輔導教師和志愿者培訓,開展心理輔導師資隊伍進學校、進社區(村)志愿服務活動。四是加強心理健康知識輔導和普及推廣。落實課余時間、節假日免費對未成年人開放制度,規范、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檔案,暢通心理熱線、心理論壇和網絡咨詢等渠道,舉辦各類心理健康知識輔導和公益行動。
五、家風教育、家長教子提升行動
一是開展“我的家風”主題宣教活動。開展“我的家風”征集、征文、演講和訪談等主題宣教活動,繼續深化家庭教育“五個一百”工程,制作、征集、創新家庭教育個案,充分發揮德育微信平臺的作用,進一步傳承中華傳統孝道文化,引導未成年人學會感恩,傳承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二是提升家長教子水平。運用校內外德育資源,強化學校家委會和社區(村)家長學校建設,建立家、校合作協同機制,組織講師團深入學校、社區、村開展教育指導活動,普及科學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家教知識,有效提升家長教子水平。
六、未成年人課外活動陣地普及提升行動
一是推廣普及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管好用好已建成的全市245所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逐步推廣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向基層學校延伸。弘揚閩南傳統優秀文化,提升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項目特色和活動水平。依托各地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建立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教研室作為師資培訓平臺,組織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輔導員、志愿者技能培訓。開展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活動項目展演,舉辦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經驗交流活動。二是加強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設施建設。落實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持續抓好城區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設施、場所的規范化建設,使全市社區基本建有家長學校、未成年人宣傳欄、圖書角、閱覽室、綠色網吧、心理咨詢室、科技制作、文體活動場室等設施場所,提升活動水平。整合發揮有關部門在社區(村)建設的“少年之家”、“兒童之家”、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老少同樂”活動中心等功能的作用,組織未成年人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主題文化公益活動,豐富未成年人課余生活。
七、社會文化環境凈化提升行動
一是加強網絡環境凈化治理。采取推廣綠色上網軟件、推行綠色上網業務等切實可行的措施,為青少年在家庭、學校和公益性上網場所健康上網創造條件,借助關工委、“五老”人員及新聞媒體監督作用,切實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二是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加強對中小學校周邊網吧、游戲游藝廳、游商、無證攤點等清查整治,堅決制止向學生兜售有淫穢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恐怖等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書刊、影片、音像制品、圖片等不良出版物的行為,強化文化市場監管。三是切實滿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積極推廣適合未成年人的各類作品、讀物和網站,依托中國未成年人網、福建文明風、泉州文明網、泉州德育等網絡資源,深入開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指導各中小學開展“文明小博客”、“班級博客”等健康有益的網絡活動。
八、社會關愛活動提升行動
一是發揮社會各界參與關愛的積極性。發動各級主管部門、文明單位和社會各界力量履行社會責任,主動關愛幫扶留守、流動、孤殘等未成年人困難特殊群體,深化“百萬大手牽小手”活動,完善公平教育措施,加強對問題未成年人的幫扶和法律引導,努力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二是樹立關愛工作品牌。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網上德育平臺”等作用,繼續推廣“暑期樂園”、“四點鐘學校”、“少年軍?!钡然顒幼龇?,科學總結“暑期樂園”示范典型經驗,形成我市特色品牌。三是建立社會關愛服務平臺。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進社區、進校園活動,組織社會各界有專長的志愿者對接社區、學校,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志愿活動。四是加大經費保障力度。涉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經費納入地方和部門(單位)年度預算,重點解決各種軟、硬件設施建設,不斷形成工作合力,確保關愛活動取得實效。
九、社會氛圍營造提升行動
一是加強公益廣告宣傳。各級文明單位、新聞媒體媒介、基層學校、社區和公共場所要設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宣傳欄,刊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公益廣告。開展向高校、主流媒體、廣告公司征集創評未成年人公益廣告作品活動,不斷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二是抓好測評常態工作。對照《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指標要求,加強工作調研,每季度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模擬測評,對標找差,強化整改,全力以赴做好迎接中央和省文明委年度測評的各項工作。深入學校、社區及公共場所常態化開展問卷或隨機調查,提高市民的參與率和知曉率。(本網綜合)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9-10荔城區對社區未成年矯正人員進行心理輔導
- 2015-04-16豐澤區開展關愛幫扶社區困難家庭及流動人口未成年子女活動
- 2015-02-03臺江志愿者走進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開展愛心幫教活動
- 2015-01-14未成年灰鶴受傷墜入停車場 好心人報警交林業人員
- 2014-11-26浦城縣關愛未成年,開展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