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沙盤活動]
父母與孩子分享交流
每當有青少年厭世、自殺的新聞發生,人們都會感到惋惜。為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教育的理念,一場以小組為單位的親子團體沙盤活動就此展開。在自由受保護的空間中,在咨詢師的陪伴下,父母與孩子以獨立、平等的身份進行沙盤制作和分享交流,共同營造心中和諧、美麗的世界。不僅如此,參與者還在“家人謎語卡”上書寫對家人最真實的表達,讓愛和溫暖在家庭中流動。
[急救知識與實戰演練]
救援隊長現場教學
在“急救知識與實戰演練”活動中,第五屆廈門市道德模范、藍天救援隊隊長水草受邀來到市青少年宮。在訪談對話中,她講述艱辛、驚險的救援故事,結合互動,使青少年和家長了解了如何安全撤離火場、爆炸現場及簡單的包扎止血、骨折定位等方法。
水上救援隊姚林隊長則講解了水上自救與急救方法,并指導大家模仿水草隊長的示范進行心肺復蘇演練,青少年和家長皆獲益匪淺。
他們特別呼吁:青少年及家長平時要有意識地避開易發生危險的場所,遇到突發危險情況要冷靜,積極自救,最大限度為獲救爭取更多的時間。
[心理講座]
孩子太聽話也是缺點
按照教育的慣性思維,孩子聽話是值得夸贊的。集美大學政法學院的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巨東紅卻在《孩子,請別太聽話》的心理講座中極力呼吁“聽話也要有邊界”、“太聽話也是缺點”。巨教授總結了十種家長常用的、不恰當的處理方法,明確提出聽話與不聽話的界限,指導父母與孩子真誠相遇。
調查顯示,參與的青少年及家長對本次講座傳播的教育理念十分認同,家長們都愿意多參與類似的學習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