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一億未成年人?
據360互聯網安全中心本月發布的《2015年青少年網上安全分析報告》,我國16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數量為1億至1.2億左右,占國內網民總數的16%-20%之間,并且國內網絡用戶呈現出低齡化的特點。根據《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我國城鎮未成年人8歲以前首次觸網比例目前已經超過五成。
面對如此龐大的群體和如此嚴峻的形勢,社會各界紛紛呼吁加強監管,確保游戲產業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不能把商業利潤建立在“人性的弱點”上。
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網絡科技事業部部長邵德海說:“一款網絡游戲,可達上億的用戶數,可以有幾百萬人同時在線,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更有滲透力和影響力的媒體形態。報紙和電視只能以文字、影像的示范作用來影響讀者和觀眾的思想和行為,網絡游戲則以互動的方式,手把手地教玩家行善或作惡,這一點是以往任何媒體都做不到的”。
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葉慧娟等專家建議,主管部門應盡快開展游戲分級工作,分級制度不但給公眾提供可資參考的內容,也給游戲行業提供了可以把握的行動標準和市場預期,從而增進行業自律。
葉慧娟說,游戲測評不僅要有暴力度、色情度、恐怖度、社會道德度、文化內涵度等靜態指標,更應關注游戲時間限制度、非法程序控制度、聊天系統文明度、游戲內部社會體系秩序度、PK行為控制度等動態指標,當游戲公司在游戲運營時增加或改變游戲內容時,及時審查是否會導致分級結果變化。
創建于2008年的廣州百田信息科技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綠色網絡游戲公司,創辦人之一王曉東說:“綠色網游最直觀的就是視覺上的‘無暴力’,連割草的鐮刀頭都設計成圓的,而不是尖的,沒有出現一滴血,沒有任何打斗場面。”
“揚清是擊濁最有效的手段,當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吸引力的綠色游戲。”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學院副院長曹三省說,青少年受到吸引,說明網游有強大的吸引力。為此,應建立有效的推動機制,把綠色游戲當成產業來做,不只是由固定的幾家公司來做綠色游戲,而是政策驅動,對整個行業進行引導,推動更多的企業越來越綠色。
此外,陶然還建議,有關部門應對家長進行教育培訓,對游戲使用樹立正確認識,家長應嚴格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加強和孩子的交流與溝通,多培養孩子現實中的興趣愛好等,切實履行監護未成年人上網的責任。同時繼續完善相關的網絡管理制度,如“網絡身份”驗證制度、網絡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網吧分類管理制度、游戲網站規范管理制度等,對網吧接納未成年人進入行為強化打擊力度,發揮法律的震懾作用。
陶然說,必須使全社會關注未成年人網絡產品和服務,形成全社會參與預防的強大合力,否則將難以撫平電子暴力之殤。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6-08兩岸青少年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在倉山區少年宮舉行
- 2015-06-03各部門爭掀青少年網絡安全宣傳教育熱潮
- 2015-06-03網絡低俗語言排行 凈化網絡語言保護青少年
- 2015-06-03專家呼吁凈化網絡語言保護青少年
- 2015-06-01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