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微心愿” 我們來認領
認領讓公益更有人情味
“南靖是個山區縣,有不少孤兒、留守兒童等困難兒童,他們的物質與精神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吳宇嬪是個80后,幾年的公益經歷讓她深知困難兒童的生活困境,“即使家庭條件還過得去,但大都隔代帶孩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很難兼顧到孩子們的內心需求”。
以往“打包式”的公益行為,過于簡單,難以滿足孩子的個性需求。“每年都有很多企業家慷慨解囊,給學校送去書包、衣服等物資,但孩子們真的喜歡嗎?”參與公益的同時,吳宇嬪不斷揣摩兒童心理,“許多孩子已經有書包了,這樣的公益投入是重復捐贈。”
吳宇嬪決定引入“微心愿”認領模式——發放心愿卡片,讓困難兒童寫出內心的想法,再通過微信平臺一對一尋找認領者。志愿者們將收集到的61個“微心愿”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公布,不到三天時間,“微心愿”便被認磬。
“認領者根據孩子們的需求,精心挑選禮物,并附上小紙條,寫上對孩子的寄語。”吳宇嬪說,認領模式更具針對性,精準地滿足每個孩子的個性化需求,更富人情味。
在南靖機關工作的林予晴是第一個認領者。她對不少心愿卡的內容印象深刻——山城小學四年級的陳賡熠希望有一個拉桿書包,因為他身患血友病,不能負重,多年來一直是母親為他背書包,送他上學,看到母親瘦小的身軀,自己于心不忍;王佳偉是山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去年父親出車禍,做手術花了幾十萬元,家中因此負債累累,愛看書的小佳偉渴望擁有一套兒童讀物,但他不想父母因此增加負擔……
“孩子們的心愿都很簡單,理由也單純、質樸,卻因擔心給家里增加負擔而不敢索求。”林予晴選擇為豐田華僑小學四年級的留守兒童送上一顆籃球,“籃球運動需要集體參與,不僅能為一個孩子帶去快樂,更能為其他孩子送去活力”。近日,林予晴作為認領者代表,與吳宇嬪一行人前往各個學校送禮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