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心唱響助人之歌
“我是逍,愿我的故事給您帶來繽紛的世界……”每天晚上,來自北京市海淀區二小的萬逍都會以這句開場白開始她的故事,希望每個聽故事的弱視兒童都能感受到這世界是繽紛多彩的。
原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萬逍看到媽媽同事做的一期電視片里有一個鏡頭:一個弱視兒童拼命用臉貼著書閱讀。萬逍看到后很難過。和媽媽商量后,萬逍決定創建一個微信公眾號“逍兒故事屋”,每晚為視障兒童讀故事。“逍兒故事屋”開通以來,每天無論多晚,萬逍都會堅持錄音。現在,她的節目已經錄制70多期了。
梁宸瑀是天津木齋中學高三學生,自幼腿部殘疾,行動不便。剛入學時,他每天在學校的行動就成了大問題。就在粱宸瑀和父母一籌莫展的時候,班里王楊、于沛、張敬雨愛心小組出現了。王楊承擔了每天攙扶粱宸瑀上下樓的任務,于沛承擔了粱宸瑀每次課間去廁所的任務,張敬雨則堅持每天幫助粱宸瑀把飯盒送到熱飯處,然后再把熱乎乎的飯送到粱宸瑀的手里。三年中,不論班級如何變化,不變的是愛心小組的分工和默契。
用發明唱響科學之歌
“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妙,為人類造福。”這句愛迪生的名言,是上海市楊浦區打虎山路第一小學呂天戈的座右銘。
呂天戈有許多節能環保小發明:用自己的玩具熊制作成學校廢舊電池的回收站,發明的“帶芯肥皂”成為他人生中第一個國家專利,“安全信報箱”解決了爺爺奶奶們的煩惱,可壓縮的垃圾桶贏得了環衛工人的一致好評。
10歲的周洲來自南京市江寧區銅山中心小學。從一年級起,他就喜歡動手制作,熱愛小發明、小創造。他發明的“易發現油漬污垢節約清潔液的清洗器”,獲得江蘇省第二十六屆青少年科創大賽一等獎。《秸稈還田提高黑花生單產》的研究,在利用秸稈的同時,使黑花生畝產增加18公斤。《尋求銅山地區黑色小麥最佳播種量的研究》課題,為當地種植黑小麥提供了翔實的參考數據。2014年11月,周洲參加中國少科院的課題答辯會,榮獲一等獎,他也被授予“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稱號。
見義勇為的河南洛陽少年任可好、浙江衢州浮石小學愛心助殘小隊、新疆喀什“民族團結好少年”拜爾娜·依力哈木……還有更多的美德少年,他們愛學習、愛勞動、愛科學、愛環保,文明禮貌、樂于助人、積極向上,這些“最美少年”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了新一代美德少年之歌。(記者靳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29美德少年
- 2015-05-28晉江市啟動第二屆“美德少年”評選
- 2015-05-28清流縣委黨校積極參與“美德少年”網絡投票評選活動
- 2015-05-28福建省三明市啟動第三屆“美德少年”評選表彰活動
- 2015-05-27福安:開展“頌傳統文化,做美德少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