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殘疾兒童少年可以到特殊教育學校接受教育,可是重度殘疾者受條件限制無法上學,他們的受教育權利如何保障?晉江積極探索新舉措,開展“送教上門”,并將“送教上門”列入特殊教育學籍管理——
東南網5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程枝文 通訊員 姚煜娟) 4月22日,像往常一樣,晉江市特殊教育學校老師留美黎來到深滬鎮重度殘疾少年小羽家,“送教上門”。
對于15歲的腦癱少年小羽來說,留老師是家中常客。從2013年開始,他們每周都會見一次面。
在晉江,像小羽這樣無法接受特殊教育的殘疾兒童少年還有一些。受制于辦學條件,特教學校無法全部接收重度殘疾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兒童少年。大部分重度殘疾兒童少年被關在家中,由于缺乏特殊教育,智力和身心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近年來,晉江一些特教老師嘗試義務開展“送教上門”,他們利用課余、周末時間,義務為重殘兒童少年“送教上門”。為滿足更多殘疾兒童少年的受教育權,今年3月,晉江市出臺《義務教育階段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服務工作實施方案》,推廣“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為全市所有6歲至15歲重度殘疾兒童,并將“送教上門”列入特殊教育學籍管理,按特殊教育生均標準(即一名特教生是一名初中生教育經費的8倍)核撥公用經費(1年差不多一萬元)。根據方案,每個服務對象每周不少于3個課時,送教老師計入日常工作量,報銷上門服務差旅費。
“兩年前,小羽基本上什么都不會。現在不僅會買東西,還學會了10以內的加減法。”小羽的媽媽張女士說,“這一切都是留老師的功勞,她每周都會來輔導。”
“每個殘疾兒童少年都有其獨特的特性、能力和學習需要,教育制度的設計應該考慮到這些差異。因此特殊教育不是普通家長能勝任的,必須根據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采取合適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留美黎說。
“送教光靠愛心肯定不行,因為覆蓋面有限。如今有了好政策,就不再是無償付出了,而是列入教師日常工作考核,還能報銷差旅費。”晉江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李燕玉說。
目前,晉江已確定首批49名服務對象。“為破解師資力量不足,采取特普教老師聯合幫扶方式,即由教育部門指定1名特教老師和1名服務對象轄區內的普教老師組隊服務,特教老師負責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和特教課程,普教老師負責實施一般的教學內容。”李燕玉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27晉江今春對重度殘疾兒童啟動送教上門服務試點
- 2014-12-29晉安區文明單位志愿者“結對子”送教上山
- 2014-05-26福州:“送教上門”,讓重殘孩子在家上學
- 2013-06-03武平縣實驗小學開展結對幫扶送教捐贈活動
- 2013-03-19武平縣二小開展“手拉手·送教下鄉”共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