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把文明“種”在孩子心間
養成“日行一善”的習慣
父親車禍離世,14歲的王震宇顯得比同齡人更加堅強、懂事。他主動去作了陳嘉庚紀念基地的義務導游,還去作了關愛老人的志愿服務。因此被評為學校的“日行一善”之星。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
近年來,廈門中小學廣泛開展“日行一善”“認星爭優”等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們年紀雖小,卻在點滴小事中踐行著美德的要求。廈門市90%以上中小學生參加了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活動,爭當“城市小義工”“文明小使者”的風氣蔚然成風。
激發崇高道德準則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樣的誦讀聲,早已傳遍了廈門中小學校園。在誦讀經典之外,唱歌、講故事等多個環節,也都“搬”上了校園道德講堂。
在學習國學之前,許多小朋友認為爸爸媽媽照顧自己、為自己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誦讀經典之后,不少家長發現,孩子漸漸會替父母考慮了,也更加有禮貌了。
同安一中每年都要為學生舉行隆重的成人禮。身著古裝的師長為高三學子們加冠加笄,并向孔子像行揖禮,受冠笄的學子們還宣讀成人禮誓詞等。
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在廈門邊遠的山區學校——新圩中學,開設了博愛超市。孩子只要參加志愿者服務,或者成績進步、比賽獲獎都可以拿到愛心券,然后再到博愛超市領取物品。不少同學將愛心券送給家庭困難的同學,更有一群人把到博愛超市換取的米、油、面等生活用品送到新圩敬老院。(記者 馬躍華 通訊員 黃平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2-03臺江志愿者走進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開展愛心幫教活動
- 2015-01-14未成年灰鶴受傷墜入停車場 好心人報警交林業人員
- 2014-11-26浦城縣關愛未成年,開展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
- 2014-06-23豐澤區檢察院積極開展未成年被害人維權工作
- 2013-11-05“未成年手機網民破億”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