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成都市青羊區一所少兒書院的教室里,一群孩子身著漢服、手執毛筆,跟著老師們一起體驗古人的學習方法和德行。近年來,國學熱升溫,各式各樣的國學培訓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范圍內蔓延開來。有國學功底的孩子更出眾嗎?對此,家長有不同看法。
談國學有利提高孩子修養
上午9點左右,家長帶著孩子陸續來到學校。孩子們的年齡大約在6歲10歲之間,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更衣室,換上漢服,孩子們搖身一變,“穿越”成為漢代小兒郎。老師為孩子們講授國學知識,教孩子們正衣冠、拜孔子、誦國韻、學習茶道、學寫“德”字。“孩童時期是智力和記憶力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讓孩子多誦讀經典古籍和詩歌,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對孩子的記憶和智力開發都有好處?!崩罾蠋熃榻B。
當前,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寵愛、社會環境的影響,使他們養成了不少小毛病。而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寶貴的為人處事之道,讓孩子在誦讀這些朗朗上口的語句時,潛移默化中學習其中包含的美德。她認為,國學教育,既增強了孩子的國學修養,語言表達能力也變得流利起來。
不過,一提到國學,大家立馬聯想到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對這群年僅6—10歲的孩子來說,難度會不會大了點呢?
“我們把復雜的國學內容簡單化,簡單的內容生活化,并且根據孩子年齡特點,結合多媒體應用豐富課堂,讓孩子分階段學習?!崩罾蠋熜χ忉專唵蝸碚f,就是讓孩子們通過講故事、觀看動畫視頻,將經文誦讀理解與實踐導行相結合,寓教于樂。
調查70%家長支持學國學
如今,成都不少中小學已陸續開設了國學班。昨日,記者就“孩子有無必要到培訓班學習國學”在街上隨機采訪了20名家長,其中14名家長認為,在空閑時間內,可以讓孩子學習國學;另外有2名家長明確指出“沒必要”,其余均表示無所謂。
“其實我也想孩子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但孩子的課業任務重,數學、化學樣樣要補習,沒那么多時間。”家長吳女士說。
當然,也有家長認為學習國學沒有必要。王先生的兒子在小學已將《弟子規》背得滾瓜爛熟,但對其中的道理卻是一知半解。對此,他認為,“忠孝仁信”等等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應該由家長和老師言傳身教,沒有必要非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里面學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