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特別喜歡聽評書。那時候,還沒電視,誰家有一個收音機已經(jīng)是很有面子的事了。我家的收音機是那種大木頭盒子一樣的,是媽媽花了三十元錢買的,覺得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平時我媽媽都沒時間聽,大多是我在聽。田連元先生的《海瑞傳奇》、《楊家將》,劉蘭芳先生的《岳飛傳》,袁闊成先生的《三國演義》,天天追著聽。最愜意的就是打開收音機,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沒人打擾地聽評書。
再后來,能自己看書了。可是,家里窮,書店里的書也不是很豐富,所以,我就借書看。六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看白話文的《聊齋》,真真是覺得過癮極了,原來鬼怪可以這么美好和善良,原來我聽過的那些故事是從這本書里來的!到了初中,忘了是從哪里借到的《說岳全傳》,書中的文字是半文半白的,有的字我還不認識,但里面的傳奇故事卻深深地吸引了我,覺得真是好看極了。隨著年歲的增長,好多文言文的書也能看了,簡練的語言,豐富的字義,傳奇的故事,時時讓人感覺到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中國文字的奧妙和魅力所在。這些點點滴滴的閱讀積累,讓我得以管中窺豹地見識到了傳統(tǒng)文學(xué)的神奇,也激發(fā)了我對文字的熱愛!后來才知道,這些都屬于“國學(xué)”的范疇。
一般來說,國學(xué)一般是指一個國家的傳統(tǒng)歷史文化與學(xué)術(shù),因此也可以稱為是國家的文學(xué)或?qū)W術(shù)。這樣看來,中國的國學(xué)真是浩如煙海,別說看完,即使收集完也是一件很費神的事。好在,就是有人這么善解人意。博采雅集在前不久就出了一套國學(xué)的“精裝典藏本”,一共22本,包括《中國通史》、《白話本國史》、《道教史》、《封神演義》、《三國史話》、《顏氏家訓(xùn)》、《醒世恒言》、《搜神記》、《說岳全傳》、《東京夢華錄》、《儒林外史》、《二刻拍案驚奇》、《天工開物》、《小窗幽記》、《笑林廣記》、《圍爐夜話》、《閑情偶寄》、《論語、中庸、大學(xué)》、《隋唐演義》、《中國史綱》、《幽夢影》、《初刻拍案驚奇》,涉及文學(xué)、歷史、哲學(xué)、術(shù)數(shù),等等,內(nèi)容比較完備,文學(xué)大師的生花妙筆,史學(xué)家的考據(jù)論證,文人的思想火花,傳奇的神話故事,古老的笑話典籍,讓人大開眼界。一些史書的作者都是當代名家,不論考據(jù)還是推演都很有分量,讀起來很是過癮。一些文言文的書,既有原汁原味的原文,也有翻譯過來的白話文,不論你喜歡哪種都可以暢通無阻地享受閱讀的樂趣。書籍都采用硬卡封面,拿在手里有一種厚重感,和國學(xué)給人的那種內(nèi)涵豐富,沉甸甸的感覺很相稱。翻開看的時候,會有一種大氣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知道為什么,同時還有一種松了口氣的感覺。具體為什么,我也不知道,是生怕寶貝被冷落的感覺吧。
真的,國學(xué)是我們的寶貝,我們應(yīng)該多出版一些這樣的書籍,讓我們能輕易地看到、讀到、享受到國學(xué)的熏陶。這樣,國學(xué)才能被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國學(xué)的魅力才會經(jīng)久不衰!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