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姓氏來源紛繁復雜,一個姓氏往往不僅來源于一個始祖,排行現(xiàn)代姓氏第八位的黃姓,也同樣有這樣的歷史。
遠古時的“黃”字,并非指顏色,最早說的是佩玉,即“璜”。這從八十年代考古發(fā)現(xiàn)的古黃國國君夫婦的隨葬品中大部分是精美的玉器,可為歷史的佐證。后來逐漸演變成中原土地的黃色,也就是世人常說的“黃土地”。《周易》有九宮八門之說,中宮位序五宮,屬性為地,其色為黃,這和黃姓的來源也似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黃姓的始祖為伯益,這種說法較普遍。實際作為贏姓各族的祖先,伯益,不過是黃姓的遠始祖。因為周代的黃國(今河南潢川縣),是伯益后裔的封國。這個古黃國曾參加商反夏滅夏的斗爭,又和中原的齊宋等諸侯國一起攻打親楚的陳國。但是,它自恃有大國為盟國,不作任何戰(zhàn)略防御,結果楚成王以黃國不向楚王納貢為由,于公元前648年大舉進攻黃國,盟國坐視不救,生存約1400多年的黃國被楚國滅掉,而頗有戲劇性的是,楚國的祖先竟也是贏姓之后。
另一種說法,黃氏的始祖是陸終。他是顓頊的曾孫,娶鬼方之女為妻,其妻懷孕十一年,左右肋各生三個兒子,其中就有贏氏,而贏氏之中就有黃姓。陸終的子孫,在周武王滅商之后被封為黃,就是前面提到的河南潢川縣。
少昊氏為始祖的說法最有趣。
話說遠古洪荒時代,我國東部地區(qū)部落多以鳥為圖騰,史稱東夷,其中有個氏族叫黃夷氏族。它的發(fā)源地在內(nèi)蒙古東部、燕山以南的遼河流域。遠古時,古幽州一代,棲息一種黃鳥,就是后人稱作的黃鸝、黃鶯。這種鳥小巧玲瓏,黃色艷麗,叫聲清脆,婉轉動聽。《詩·周南·葛覃》描寫:“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這種黃鳥很使狩獵于山林中的原始先民們愉悅,他們喜愛這種鳥,進而尊敬,發(fā)展到頂禮膜拜,當成了自己部落的守護神和標志,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圖騰。這個氏族就叫黃鳥族,簡稱黃族,成為東夷鳥族的一支。
很快,黃夷族發(fā)展成東夷集團中勢力強大的一支。而由少昊氏領導的鳳族與黃族結成了婚姻氏族。鳳族的圖騰是鳳,其中的雌性叫皇(后來寫成凰)。這種鳥和黃鳥一樣,全身都是鮮亮的黃色羽毛,而且這兩種鳥的讀音完全相同,黃鳥是鳳鳥的配偶。黃族人漸漸把小黃鶯的位置讓給了凰鳥。這樣,黃夷的圖騰由黃鸝變成了金鳳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