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栩栩如生
圖片來源:解放軍報 繪圖/李春明
【詞義】
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比喻形象生動逼真,就好像活的一樣。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相近詞】
呼之欲出、活龍活現、有血有肉
【相反詞】
奄奄一息、半死不活、死氣沉沉
【典故】
戰國時代的哲學家莊周,也就是現在人們時常提起的大思想家莊子,著有一部哲學著作《莊子》。在著作中,他通過那些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自己的哲學觀點。其中有一個名叫“莊生夢蝶”的寓言,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某天夜里,天氣涼爽,人們的心情也非常輕松舒暢。莊子像往常一樣,躺在床上,很快便進入了夢鄉。更有趣的是,他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這是一只悠然自得的蝴蝶,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叢中翩翩起舞,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帶來的歡樂。過了一會兒,他從夢境中醒來,還陶醉于驚喜之中。夢中的蝴蝶就像活的一樣依稀可見。但是,有一個問題在他心中油然而生:究竟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呢?莊子講這個寓言是為了說明自己的一個哲學觀點:天下間所有事物都是有差別的,但是這些差別是相對的,萬事萬物從根本上講又都是一樣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