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數字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百、千、萬,看來簡簡單單,枯燥乏味,可被詩人巧妙地運用到詩作中,采用夸張、重疊、鋪墊等手法,或寫景狀物,或抒發情感,或刻畫人物,卻能表達一種特殊的情感,使作品驟增神韻,妙趣別具,平添許多藝術魅力。
以數字入詩寫景狀物,鮮明生動
數字入詩用來寫景狀物,使得所寫之景所狀之物更加鮮明生動。如: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的這首即景小詩,寫出了詩人于安史之亂平定后所感受的輕松愉快。在詩中,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兩”、“一”、“千”、“萬”四個數字,以一幅幅看似獨立的圖景表現了詩人復雜細致的內心思想活動。首句寫黃鸝在翠綠的柳樹叢中婉轉歌唱。“兩個”黃鸝為一對,是雌雄雙棲,所以和鳴相親,仿佛是美妙和諧的音樂,傳達出閑適自得的心情,激起人們無窮的遐想。次句寫“一行”白鷺在藍天上自由飛翔。天空的碧藍連著江水的碧藍,在這個渾成的境界中,“一行”白鷺上上下下,來來去去,點綴其間,充滿無窮的生活情趣。前兩句中數字的運用再加上“黃”“ 翠”“ 白”“青”的色彩描繪,構成了一幅層次分明,色彩絢麗的圖畫。第三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千秋的積雪,表明時間的漫長。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圖畫。第四句寫從門前俯視江面,可見停泊在江岸邊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見的,但“萬里船”三字卻意味深長。因為它們來自“東吳”。當人們想到這些船只即將開行,沿岷江、穿三峽,直達長江下游時,就會覺得很不平常。因為多年戰亂,水陸交通為兵戈阻絕,船只是不能暢行萬里的。而安史之亂平定后,交通恢復,才看到來自東吳的船只。后兩句中“萬里船”與“千秋雪”相對,一言空間之廣,一言時間之久。詩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次是何等開闊!
又如柳宗元的名篇《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作為一首獨立的山水詩,由于巧用數字,使得它格外雋美?!扒健薄叭f徑”描繪了一個空廓寥落的茫茫雪原,這樣的寂滅沉默,凸顯了“舟”“翁”之“孤”之“獨”,強化了主人公凜然不可侵犯的強大的生命意志與激情。如果沒有“千”、“萬”兩字,“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么感染力了。再就是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本來都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放在“千山”和“萬徑”的后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一下子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
妙用數字寫景狀物的詩作,在我國古代詩歌文化寶庫中,可謂俯拾皆是。如王建《古謠》詩云:
一東一西垅頭水,一聚一散天邊霞。
一來一去道上客,一顛一倒池中麻。
詩中“一”這個數字運用自如地被嵌入詩中八次,實際是以一種數學語言,寓世事與人生哲理于寫景狀物之中。宋代邵雍五言絕句:“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倍值囊皇仔≡?,詩人卻巧妙地把“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嵌入其中,勾勒出一幅清新別致的田園風景畫,把江南小鎮的景色,活脫脫展示在人們的眼前。有一首流傳很廣的《詠雪》詩:“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總不見。”作者信手拈來,數字列舉由小到大,使人聯想到雪花紛紛揚揚,與蘆花融成一片的景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