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詩畫雙絕,精通音律,又通曉佛學,被譽為“詩佛”。王維有許多詩句千古流傳: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道盡了離人的思鄉之情;“江河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化大氣壯美為寧靜淡雅的意境,其中透著禪意……還有一首詩雖然并不廣為人知,卻拯救了他的身家性命。
王維在21歲時狀元及第步入仕途,正躊躇滿志時,意外地因“黃獅子”受牽連被貶。等到唐玄宗封禪泰山大赦天下,王維得以官復原職。其實,王維骨子里只是一介文人,經此變故,識得官場險惡,便開始了亦官亦隱的生活,更在中年時,于輞川購得宋之問的藍田別墅,從此常常寄情山水,吟詠田園。
忽然而至的“安史之亂”讓王維半官半隱的適意生活戛然而止,把他推上了風口浪尖。安祿山的叛軍攻入長安,唐玄宗逃往四川,王維于兵荒馬亂中被俘。安祿山為收買人心控制局面,逼迫被俘的唐朝文官武將出任“偽官”。王維一度服用瀉藥,以自己得痢疾不能起床為由推脫。但王維的名氣和影響力在當時頗為巨大,安祿山豈肯放過他,將他囚禁于洛陽菩提寺苦苦相逼,無奈之下,王維被迫出任“偽職”。
有一天,安祿山宴“群臣”于洛陽禁苑中的凝碧池,命被俘梨園諸工奏樂,諸工皆哭,樂師雷海清將樂器扔在地上,向著西方痛哭,叛軍士兵將他捆于戲馬殿上,碎其尸示眾。王維聞悉此事,含淚賦成一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抒發了對帝都淪陷的悲痛和對李唐王朝的思念之情,沒想到,就是這樣信手拈來的一首詩后來竟成了王維的救命稻草。
唐肅宗至德二年,唐軍收復長安和洛陽,王維和其他被俘的“偽官”被收押獄中,按律當斬。危急關頭,有一位與王維交情甚好的大臣拿出他當年關于凝碧宮一詩,力證王維雖身處叛營,卻心系唐王朝;王維之弟王縉也請求削去官職以贖兄長的死罪。最終,王維被免除死罪,削職為民,第二年的春天復官,后官至尚書右丞,正四品。如果沒有那首救命詩,或許王維會不得善終,當然也不會有王右丞這一稱謂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