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德化13歲“黑戶”少年每周獨行近30公里求學 2014-09-22 09:03:55 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每次出門和歸來,小傳都習慣站在樓頂?shù)钠脚_上,眺望走過5年的求學路。而“黑戶”與貧困可能迫使他不得不放棄小學之后的學業(yè)。 希望:鎮(zhèn)領導拍板“特事特辦” 只待DNA報告結果出爐 “目前鎮(zhèn)村都已安排專人跟蹤小孩子的入戶事情。DNA報告出爐后,立即指派專人帶他到派出所做筆錄。如DNA結果符合要求,將立即為其辦理入戶。”記者采訪小傳都事情當天,龍門灘鎮(zhèn)黨委書記涂德望一同前往看望小傳都一家,并當即對小傳都的“黑戶”一事拍板。涂書記表示,鎮(zhèn)里將及時與當?shù)毓矙C關協(xié)調(diào)并解決好此事,同時也將于村委會一起,保證小傳都完成學業(yè)。 經(jīng)當?shù)夭閷崳鞫紱]能入戶的原因是父母當年沒有辦理結婚手續(xù),其母親生育時也沒有到醫(yī)院分娩,因此孩子落戶沒有任何有效的證明證件。根據(jù)相關要求,派出所只有在確認其父子關系后方能上報。然而,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由于沒有戶口,小傳都在學習和生活中很多事情受到了阻礙。 “目前,由于小傳都及其母親沒有戶口,所以只有其父親鄭禮昆一人享受低保政策。”村支書表示,盡管如此,鎮(zhèn)村兩級黨委政府及周邊村民平時也對他們一家的生活和小傳都的學習有所照顧。只是隨著小孩子年齡的增大,無論是進城讀書,還是生活中的辦理相關手續(xù)、個人醫(yī)療保險等都需要其個人身份證明,這也成為迫在眉睫解決的事情。 面對記者采訪,鄭禮昆激動地表示:“孩子一直沒法入戶,這么多年了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辦?這次聽說入戶有了希望,這么多好心人又愿意幫我這個老人家,我也放心了。” 上周,一位村民受霞山村支書鄭加進的委托,開車帶鄭禮昆父子前往泉州東南醫(yī)院做親子鑒定。院方表示,鑒定結果預計在本周三之前出爐。也就是說,假如鄭禮昆與小傳都的父子關系得到認定,小傳都的“入戶”一事將有望在本月解決,國慶之前將可以領到可以證明自己身份的戶口本和身份證,告別13年的“黑戶”生活。 此外,在記者的聯(lián)系下,目前已有社會熱心人士和組織表示愿意在適當?shù)臅r候,以合適的方式對小傳都的學習、生活給予幫助,希望他可以好好讀書,完成理想。 對此,本網(wǎng)記者將跟蹤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