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經緯小學校 五年十三班 邱歆茗
中國未成年人網配圖
校有校訓,家有家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從我記事兒起,就常聽媽媽說 “一定要記得凡事‘孝’為先,在我的字典里永遠沒有‘不’”。那時的我,還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知道吃飯時一定要把爺爺奶奶先扶到飯桌前,等爺爺奶奶夾了第一筷子后,我們才開始動筷吃飯,而且只可以吃離自己較近的菜,遠點的得請媽媽給我夾了;有好吃的東西,一定要先給姥姥姥爺品嘗;我們才可以吃,如果他們不在家,那我只好忍著了;每次出門,都要站在門口大喊一聲:“姥姥姥爺,我上學去了,晚上見!”
在幼兒時,當我遇到困難的事情時,我就會說:“我不會!”“不行!"等等,媽媽則瞪著大眼睛嚴厲地告訴我:“在我的字典里永遠沒有‘不’,知道嗎?什么事情都要嘗試著去做,做的不好可以改,下回就好了?!比缓?,我便乖乖地去嘗試著做做,事后覺得,真的是沒有想的那么難。
時光飛逝,轉眼間我已長大、上學了,每日老師讓我們晨讀《弟子規》,告訴我們讀了就要懂了,更要做了。漸漸地我明白了“首孝弟,次謹信”的含義,每天遵循的是“出必告,返必面”,“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更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漸漸地我理解了父母,能體量“做父母容易,做家長的不易”。這個教育決不是說教,最重要是身教。如果能建立并傳承良好家風,就是對家族最大的貢獻。我們進入城市生活,很少有機會縱觀一個家族的興衰,如果去了解古代名臣,往往能看到一個家族世代為官的現象。曾國藩家族的“勤敬”家風,梁啟超家族的“寒士”家風都十分有特點。家風是決定一個家族的成敗興衰最重要的因素。
對于我們普通人,樹立好家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儀習慣,一部弟子規如果我們能做到一半,就會是很好了。用心解讀,不僅孩子應該學,家長也都應該學習,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晚景好壞不是取決于自己有多少錢,而是子女是否孝親和成器。所以,我們現在貧富都不重要,教育好下一代,將來能夠走正路最重要。
我家的家規是:“諸事孝為先,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蔽液軕c幸能在這樣優良家風熏陶下快樂成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