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道里區愛國小學校 五年二班 于博浩 指導教師:劉潔
中國未成年人網配圖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么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國家有國法,學校有校規,每個家庭也有各自的家規。在好的家規家訓熏陶下,我們從小學習守規矩、盡責任,長大才能成為一個文明高尚的人。
我的爸爸媽媽在我的小的時候就不時的給我做示范。過馬路時紅燈停綠燈行、不隨地亂丟垃圾、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雖然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可是我卻牢記在心跟著去做。長大后,雖然科技發達了,可是人們的素質卻降低了——滿大街都是垃圾、人們都在街上打鬧吵架、紅燈的時候人們都搶著過馬路。所以我也放縱自己,不再遵守規則了。而爸爸媽媽卻告訴我說:“不要放縱自己,如果社會沒有規則,不就亂套了嗎?”那天我看到了酒后駕車后出的車禍現場,雖然是在電視里看到的,那些恐怖的血淋淋的鏡頭媽媽不讓我看,但是帶給我的震撼卻在我心中抹不掉。
小時候媽媽就教我背《弟子規》,第一句就是:“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我問媽媽:“孝是什么呢?”媽媽笑著對我說:“孝就是孝順。古人說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有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看著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忍不住搶先拿起筷子準備開吃。這時候,媽媽說:“博浩,外公外婆還沒動筷子呢,你怎么先吃了?”我不好意思地放下筷子,端坐好,等大家到齊了,外公說:“吃吧。”才開始享用我的美食。媽媽一邊把好吃的往外公、外婆碗里夾,一邊贊許地對我說:“這才是孝順的好孩子!”以后每逢吃飯的時候,我都會幫媽媽擺碗筷。因為我知道孝順既可以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可以包含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爸爸常常教導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坐公交車,以前我都不買票,可是那次爸爸為我買了票,我疑惑地問爸爸:“我才139厘米,還沒140厘米,為什么要買票啊?”爸爸伸出大手輕輕地摸著我的頭,在他的胸前比劃著說:“你穿上鞋子不就140厘米啦,我兒子長大了,呵呵。”爸爸以身作則的教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還經常叮囑我要認真做事,他幽默地對我說:“認真的孩子最可愛。”我把他的話牢牢記在心里。每當我學習不夠認真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爸爸說的這句話。我要做一個做事認真的好孩子才不辜負爸爸對我的期望。
這些平凡的家風家訓教會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做事認真的人,也教會我要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