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市鋼城小學六(3)班 劉謹愷 指導老師:閻長運
中國未成年人網配圖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游覽了國家4A級地質公園——河北臨城的崆山白云洞。
我們乘車來到崆山白云洞景區,先去了白云洞旁邊的博物館,看了關于溶洞的簡介。白云洞在五億年前是一片溫暖的淺海,因地殼運動變成了山丘,逐漸形成了溶洞。博物館里陳列著溶洞里一些景物的圖片,我看到洞內鐘乳石的形狀真是千姿百態,有的怪石嶙峋、突兀森郁,有的婀娜多姿、栩栩如生,有的流光溢彩、形態各異……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去溶洞內看一看。
我們登了一百二十個臺階才來到洞口,真是好景不易見呀!洞口處是一個大花園,綠樹成蔭,百花爭艷。進入洞內,我們依次游覽了五個廳,分別是:“人間”、“天堂”、“地府”、“龍宮”和“迷宮”。“人間”展廳內到處是石筍,有的像蘑菇,有的像竹筍,有的像駿馬,有的像駱駝……真是變化多端,各式各樣。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金雞打鳴”。看!那只公雞正昂首挺胸站立在小山尖上,正在叫醒全村的人起來耕種呢!我們走過“人間”,來到“天堂”。“陰差陽錯”是“天堂”里的一大奇景,上下兩個石柱交錯,只差一點點小縫就可以連成一根完整的石柱。“珍珠宮”是“天堂”里極為罕見的景色,也是我最喜歡的一處景點。抬頭可見一顆又一顆的“小珍珠”,挨挨擠擠的,像要滴下的小水珠,讓人忍不住想用手去接。我用手觸摸鐘乳石的四周,感覺圓潤光滑,真想摳一粒“小珍珠”回家。接著,我們從明亮的“天堂”一下子進入了陰森的“地府”。看到面目猙獰的“閻羅王”坐在“獨眼怪”身上,我的后背感到一陣發涼,于是,我不敢久留,快速地穿過“地府”來到了“龍宮”。走進“龍宮”,真好比走進了地下宮殿。廳中有一條石龍,鱗甲鮮明,活靈活現。它左盤右旋,讓人感覺忽上忽下,像在水里翻波逐浪。“龍宮”里“三塔映月”讓我不禁想起了云南大理的崇圣寺三塔。這里的三個小塔,好像是崇圣寺三塔的縮小版。最后,我們來到了“迷宮”。游覽過程中最讓我流連忘返的也就是這里了,真是洞連洞,洞套洞,讓人感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繞出來的。
我太喜歡崆山白云洞了。這次參觀崆山白云洞,我不僅看到了許多奇觀,還了解了喀斯特溶洞的知識,真是一次令我難忘的旅游!
【指導教師點評:小作者記敘了自己和媽媽游覽崆山白云洞的經過,寫出了白云洞的美景,表達了對“白云洞”的喜愛之情。文章有條有理,層次分明,語言生動,修辭手法運用恰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