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學七十班 牛金萍
中國未成年人網配圖
又是一年的春季到來了,在春季映入眼簾最多的便是綠。
綠色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的希望。在這個多彩的三月里,在植樹節的這天,我們將要實現與春天不變的約定。
在近代,鄧小平爺爺曾率先立范,在北京玉泉山下種下了義務植樹的第一棵樹。兌現了義務植樹與春天的第一個約定。如今,鄧小平爺爺親手栽下那棵樹苗,早已長成參天大樹。鄧小平爺爺的作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過,種樹并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為了美化我們共同的家園。
在古代,三國時期東吳的董奉,在當時是一位樂善好施的名醫。他隱居廬山,專為貧苦百姓看病。可不同的是,他給人治病從來不收錢,而是讓病人的家屬在他屋后的一片空地上種杏樹。輕病者種一棵杏樹,重病者種五棵杏樹。幾年后,他家的房前屋后種滿了杏樹。每當杏成熟時,他便把杏換成谷米救濟貧民。后來,人們稱董奉為“種樹神醫”。董奉的作為既救濟了百姓,又美化了環境,為后代豎起了一個好榜樣。
確實,種樹有利于環境的凈化,保持生態平衡。經過計算,一畝樹林放出的氧氣可供65人呼吸。而且,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可以把吸進的二氧化碳吐變成氧氣,使空氣清新。在城市里樹木還可已減少生活中的噪音,計算后發現:40米寬的林帶平均可減少噪音10分貝左右。在野外,樹木還是個殺菌能手呢。此外,樹林還有防風固沙,涵養水土的作用,又可以吸收各種粉塵,一年吸收達30噸左右……由此可見,樹木的作用之多。
所以,現在許多人的口中常常掛有“多種樹”的表面語言。可是,我們每個人在植樹節這天有種了幾棵樹呢?霧霾天氣也許就是對問題最誠實的答復。不過,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還有很多,最主要的便是綠色植物的大量減少和生活環境遭到破壞。
我們的祖先曾為他們的子子孫孫,也就是今天的我們建造出了一副空氣清新,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可我們卻未能好好珍惜:汽車尾后排出的黑煙,“漫天飛舞”的白色垃圾……
為了我們美麗的家園,也為了我們能有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在此呼吁:希望有車的家庭:盡量少開車;希望工廠不要貪一時的利益,而將污水排放到附近的小河里去;希望菜市場不要再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可多次數用的布袋,拒絕白色垃圾……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小事。
就讓我們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