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海峽導報7月15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詹文/文吳曉平/圖)在父母眼里,這算不上真正的家;但在18歲姑娘朱張琴看來,親人在哪,哪里就是家。哪怕是租的,哪怕搬來搬去。
不是廈門人,沒有廈門戶口,她只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小時候,父母到廈門打工,她和每個留守兒童一樣,在安徽老家,和老人生活。來廈門后,出租屋里,一張布簾隔開的床,便是她的“房間”。
原本要回安徽老家考試的她,因為異地高考新政,今年留在了廈門參加高考。這個幼兒園都沒上過、經(jīng)常要幫父母賣包子的姑娘,考出621的高分,在班上排第二名。
姓名:朱張琴
分數(shù):文科621分
畢業(yè)院校:集美中學
志愿: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費預計:8000元
“沒有錢,到處租房子,到處搬家,沒有關系。親人在哪,哪里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