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晚報訊 七月中旬,旅游市場和天氣一樣火熱。親子游、自助游、夏令營等各種面向暑期學生的旅游產品,均迎來出游高峰。對于許多方面都尚未成熟的學生群體來說,在歡樂的旅途中如何保障安全,成為家長們最關注的問題。7月10日,記者采訪旅游、公安等部門,收集暑期游中易出現的安全問題,給準備出游的學生和家長們提個醒。
【關鍵詞】走失
案例:家長玩瘋了 上車前才發現孩子不見了
“去年暑假我接了個團,團里有3個家庭都帶著小孩。結果,這些家長自己在白水洋玩瘋了,臨上車才發現孩子不在身邊。后來大家一起去找,原來3個孩子拿著水槍跑山上打仗去了。”屏南縣的導游小謝說道。
記者上網一查,孩子在景區、游樂場走失的案例還真不少。2013年6月份,蕉城市民李先生5歲的兒子在東湖北岸游樂場走失,幸好熱心群眾報警后找回;2012年8月份,爺爺與4歲孫女在福安秦溪洋某游樂場走散……
提醒:
出游別讓孩子離開您的視線
寧德康輝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低齡或低年級兒童比較容易在游玩時走失,因為他們大多好奇心強,且精力旺盛。所以,家長在帶著孩子出游時,一定要時刻留心,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特別是到了人多熱鬧的旅游景區,或是游樂設施較多的場所時,要叮囑孩子不要亂跑,跟緊自己。
此外,家長平時也要教育孩子,記清楚父母的姓名和電話號碼,一旦與父母走散,可找到就近的派出所說明情況,以便警方盡快聯系到家長。而導游帶隊離開旅游景點時,也會在上車前清點人數,確保沒有人被落下。
【關鍵詞】迷路
案例:自助出游被困山中
高考報志愿結束,懷著輕松的心情和同學結伴出游;大學畢業,開心地進行一次畢業旅游……沒有家長的嘮叨和管束,也沒有旅行社密集的行程安排,暑期自助游近年來在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生中非常流行,而這種旅游方式,也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2013年,寧德師范學院的女大學生小陳獨自前往南際山游玩,結果在崎嶇陡峭的古官道上迷路,眼看天色漸晚,民警、公園管理方、周邊群眾、學校等方面兵分幾組爬山營救,終于在一處芭蕉林中找到被困多時的小陳。
提醒:
自助出游前,一定要將旅游相關信息告訴父母
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民警提醒,學生年紀尚輕,社會經驗較少,在自助出游前,一定要將旅游的目的地、出發時間、到達時間、同伴姓名等通知父母,并隨時與父母保持聯系。出發時帶全證件,如身份證、學生證等,以免在登機或入住酒店時帶來麻煩,但不要帶過多的現金,著裝要輕便。
由于旅游目的地大多是不熟悉的地方,因此迷路是最常見的狀況。萬一迷路,不要驚慌,盡快利用身邊的通訊器材報警,并原地休息,保存體力。
【關鍵詞】中暑
案例:參加夏令營,高溫下中暑
七月份,寧德市進入一年中最熱的盛夏時節,氣溫一路飆升,午后最高氣溫一度超過37℃。在這樣的天氣下出外游玩,防暑降溫也成為了關鍵詞。
去年,初二學生小鵬在參加戶外拓展夏令營時,由于當天氣溫高,就發生中暑癥狀,“頭很暈,還想吐……”同學們立即報告了帶隊老師,老師將小鵬扶到樹蔭下,解開衣扣散熱,并買來礦泉水和解暑藥讓小鵬服下,半小時后,小鵬的中暑癥狀緩解。雖然說只是一次輕微中暑,但小鵬的父母聽說后,還是大為緊張了一場。
提醒:
出游別忘備好防暑防曬用品
學生參加夏令營時,父母通常不在身邊。市醫院醫生提醒,夏季高溫高濕,出發前父母要給孩子準備好防暑藥品和防曬用品,如風油精、藿香正氣水、六一散、遮陽帽、太陽鏡等,并提醒孩子采取必要的防暑防曬措施,避免出現中暑和曬傷。
據悉,中暑的先兆癥狀有頭暈、口渴、多汗、神疲、心悸、動作不協調等,一旦出現這種感覺,應該馬上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多喝淡鹽水,短時間內就能恢復。同時,夏令營組織方應避免在早上10點到下午4點的高溫時段內,安排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新聞鏈接
暑期出游 還要注意這些
一、跟團游要選擇有資質的旅行社。市民若計劃跟團出游,一定要到有相應資質的旅行社報名,并與旅行社簽訂合同,明確約定旅游行程、服務價格、服務范圍、食宿標準、旅游景點、購物點、時間安排、交通工具、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等。
二、還要密切關注旅游目的地天氣情況。目前正處夏季,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偏多,部分地方還會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給旅游安全帶來極大影響。此外,夏天雷暴雨天氣較多,市民外出旅游還要了解掌握一定的防雷常識。
三、參與涉水、高空游樂等高危項目要特別注意安全。市民參加漂流、潛水、水上滑翔、大型游樂等風險較高旅游項目,要選擇有相應運營資證的經營單位,要聽從工作人員安排,配合做好各項安全防范工作。同時,還要根據自身健康狀況、水性,結合當天天氣情況進行選擇,不要冒險挑戰超過自身承受能力的高危險項目。到海邊觀景、游玩,請不要單獨行動,并特別要注意風浪。
四、市民赴山岳型景區游玩,一定要特別注意天氣和景區設立的安全警示標識,不要到景區劃定的安全游覽路線以外游玩,不要進入有危險的地方,以免發生意外。
五、外出旅游要盡可能到正規的餐館就餐,盡量選擇高溫加工的新鮮食物,特別不要食用無證流動攤販加工販賣的“三無”食品。食用水產要選擇鮮活產品,最好加工成熟后食用,盡量不要冒險食用生冷海鮮、河鮮。為預防萬一,市民外出旅游時最好隨身攜帶一些治療腹瀉和防中暑一類的非處方藥物。(記者林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11福州大學開展暑期志愿服務活動
- 2014-07-10寧德市整治暑期文化市場 嚴打危害青少年健康活動
- 2014-07-08華安縣“五個強化”開展暑期文化市場專項檢查行動
- 2014-07-04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活動啟動
- 2014-07-03校村聯手保障暑期學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