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飛” 沒有剎車裝置,不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不能上路行駛。(資料圖)
青少年騎行應選擇安全系數較高的自行車。 (陳立新 攝)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蘇麗娜 通訊員 嬌軒)5月3日,廈門發生一起“死飛”自行車與機動車碰撞致人死亡的悲劇。當晚22時許,年僅19歲的楊某在環島路騎自行車健身、娛樂,被其后一輛農用車撞倒,不幸當場殞命。據調查,楊某所騎的自行車正是備受青少年喜愛,但安全隱患大、交通事故多發的“死飛”自行車。
據悉,“死飛”自行車速度快、外形酷炫,深受青少年推崇。但沒有剎車、變速裝置,騎行極度危險,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死飛”等沒有安裝剎車制動系統的自行車不能上路行駛;去年3月底,我省教育廳發布公告,嚴禁全省中小學生騎“死飛”等無手剎裝置的自行車上下學。一年多來,廈門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學生騎“死飛”自行車的情況如何?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學校】
未發現學生騎“死飛“上學
日前,記者走訪了廈門多所中學,發現騎自行車上下學的學生不在少數,但在停滿各式自行車的學校停車區內,記者均未發現“死飛”的“蹤跡”。湖里區某家受訪中學的老師告訴記者,自去年“禁死飛”公告發布后,學校便開展了一系列校園自行車整治活動,在老師和家長的開導下,部分騎“死飛”自行車的學生都自覺換騎安全系數較高的自行車。
另一所受訪中學的負責人則表示,在交管、教育局等部門的支持下,學校不僅成功地將“死飛”拒之門外,更加強了學生騎車安全教育工作。她說:“每天放學時段,我們都會安排值班老師在校門口,引導騎自行車的同學安全騎行、下車推自行車過馬路。”
【隱患】
愛好者:在校外騎“死飛”
在本次調查中,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中學生,他們對“死飛”的危害性普遍認識較高。大部分學生表示,“死飛”雖看起來很“酷”,但沒有剎車總感覺不靠譜,不會買來做日常用車。還有部分學生說,自己曾計劃購買 “死飛”用于上下學,但通過學校、報紙得知“死飛”死亡事故后,便打消了念頭。目前,騎自行車上下學的學生一般會選擇通過性和安全性較高的山地車或公路車。
上學期間不騎“死飛”,課余的情況又如何呢?在采訪中,學生小張告訴記者,他身邊就有位同學愛好騎“死飛”。小張說:“學校禁‘死飛’后,他便換騎普通自行車上學,但會在放假時,和一些‘死飛’愛好者到環島路、會展中心等較開闊的地方‘切磋’車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5-12晉安區將在60所公立學校內設數字青少年宮
- 2014-05-092014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泉州營開營
- 2014-05-08莆田市開展“關愛青少年 法律進校園”巡回講座
- 2014-05-08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在晉江舉行
- 2014-05-06莆田城廂龍橋工商所獲命名全國“青少年維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