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外的B“托管班”和C“托管班”,則由民宅改造而成,基本組成也大致如此,一個房間內擺上幾套桌椅,墻上掛塊白板,便成了教室。記者到訪B“托管班”時,幾名年輕的老師正在用餐,她們自信地說:“我們這里特色就是伙食比較好,其他一般是三菜一湯,我們是四菜一湯,而且我們自己都在這里吃飯,衛生條件肯定過關。”隨后,記者跟隨一位老師參觀了廚房,這些廚房和普通家庭的一樣,但記者未見到任何消毒設施設備。
我們從這些年輕老師口中得知,她們基本畢業于大中專院校,每人負責輔導不同年級的學生。記者注意到,B“托管班”里當時僅有兩名學生,而且正在老師辦公室里玩電腦。老師解釋,之所以現在學生不多,是因為大部分學生晚上6點前就回家了,只有部分學生晚自習到8點。
尋找C“托管班”,記者著實費了一番工夫,其地點實在太隱蔽。記者走進一條幽深昏暗的窄巷,發現一棟民宅天井里擺著七八把雨傘,記者推門而入,見二樓有燈光,循著光線看去,才知道樓上便是C“托管班”。在樓上人員的指引下,記者打開右側鐵門,順著寬度不到80厘米的樓梯來到三樓。或許為了保障學生安全,樓梯靠近天井一側已用鐵網封死。緊閉的鐵門、狹窄的樓梯、封閉的鐵網,一旦發生火災,很難想象慌亂中的學生如何逃生。
到達三樓后,記者見到左側有三間十多平方米的教室,擺著三四排的課桌椅,里面擠了不少學生,有老師正在輔導學生功課;而右側一間較大房間里,同樣排著課桌椅,但學生不多。
見有人到訪,女老板顯得有些謹慎。她只是簡要向記者介紹了收費標準,至于老師方面始終不愿意多談。“老師方面你絕對放心,孩子交給我們就是為了提高成績。”而當記者對民宅的安全表示擔憂時,女老板肯定地說:“孩子交給我們,肯定保證安全。”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4月2日,記者又分別走訪了位于龍巖實驗小學周邊、蓮東中學、龍巖師范附小周邊的部分“托管班”。
在實驗小學周邊生活小區,記者隨機敲開一家“托管班”的門,只見約80平方米的房間,被劃分為生活區、休息區和學習區。在休息區里,放置著4張有上下鋪的床。在學習區里,有幾張課桌椅供學生做作業。
經過多日走訪,記者注意到“托管班”基本上集中在學校附近的居民區,都是將房間簡單改造后,擺上幾張課桌椅,且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在衛生、消防方面存在較大隱患。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07校外托管豈能“脫管”
- 2013-10-29商家推出“熊孩子托管服務” 受辣媽們歡迎
- 2013-09-24金山小區一樓上辦托管所學生太吵 樓下老人叫苦
- 2013-09-06孩子托管后手臂出現淤青 機構表示將開除涉事老師
- 2013-09-04“脫管”托管班讓人不放心 發生事故難界定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