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月捐1元錢,積少成多,資助貧困生。人人做得到的“微公益”深受學生歡迎。
核心提示
每個月1元,1年12元,對你我來說,微不足道,可能就是一頓飯、一瓶飲料、一個冰淇淋、一次打的的費用……但是,如果我們把這許許多多的1元匯聚起來,它就可能為貧困學生“雪中送炭”,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晉江新僑中學有一個“1元微公益助學基金”,用微薄的力量資助著身邊的貧困生。
泉州晚報訊(記者 吳志明 實習生 陳彬凌 文/圖)
現場 10名貧困學生受助
近日,新僑中學舉行了簡單而又隆重的1元微公益助學基金發放儀式。這期活動中,有10名家庭貧困的學生受助。“班主任把我帶到學校會議室,到了之后才知道學校要資助我,給我發助學金。”受捐助的學生小王說。據了解,小王父母雙雙過世,他和19歲的姐姐相依為命。“姐姐在鞋廠打工,我是寄宿生,她一周給我100元。”
此次捐助活動,學校給小王和其他9名學生各發放了200元助學公益金。小王表示,大家這么關心他,他一定會更努力。
“我們希望能長期幫助小王,同時,考慮到小孩子不大會管理錢,所以就先發放200元。”該校副校長洪永健說,同時考慮到孩子們的自尊心都比較強,對于助學公益金發放對象名單,他們都給予保密,只有班主任、年段長以及相關校領導知道。
發起 每人每月只捐1元錢
據了解,去年秋季開學后,該校開展1元微公益活動,由校團總支、少先隊發起,每個月最后一周在全校開展“1元捐活動”,每人可以只捐1元,也可以不捐。團委會詳細做了捐贈記錄、助學公益金發放記錄。
“提倡只捐1元,這是為了保證不給師生們任何壓力,也是希望借此讓這項公益活動做得更加長遠。”洪副校長說,“通過‘微捐贈’的方式匯集助學公益金,以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我們也通過開展這項活動,在師生中倡導‘微公益’理念。”該校團委書記張老師說。
洪副校長介紹,到目前為止,“1元微公益助學基金”共籌集一萬余元,資助了25名困難學生。除此之外,他們還為晉江殘疾兒童舉行義捐義賣、為孤兒舉行慈善一日捐,公益活動已成為該校德育的常規工作之一。
聲音 這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
該校六年級四班學生小呂說:“我覺得這是1件很有意義的事,我們每個人捐1元錢,雖然很少,但是很多人累積起來就是一份很大的力量。”
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鄭科長表示,這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1元錢雖少,但它既是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體現。他說,近年來在教育部門的倡導下,我市不少學校都成立類似的愛心基金,雖然形式不盡相同,但他們的愛心精神是一樣的,都是從細微處著手,通過微薄的力量在資助貧困生,用點滴的愛心匯聚慈善的力量,這些微小的力量聚集起來,就可以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0晉江首個公益社會組織培育基地揭牌
- 2014-03-20省華僑公益基金會新募集捐款1070萬元
- 2014-03-17順昌縣局巾幗志愿者開展環保公益活動
- 2014-03-13安溪興起網絡微公益,線上線下涌愛心
- 2014-03-11莆田百余名志愿者梅峰寺廟內開展公益環保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