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時期的雷鋒形象
1960年代
那時候,雷鋒就是學生的偶像
1963年春天的一天,仿佛在一夜之間,雷鋒的各種形象出現在井大小學校園的各個角落。雷鋒的名言名句也成了同學們的口頭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記下這些話的時候,柯德輝才12歲,還是井大小學一名五年級的學生。
半個世紀過去了,柯德輝對這句話依然記憶猶新。初中時,“雷鋒叔叔”的攻勢更加猛烈,伴隨著手風琴雄壯高亢的旋律,“愛憎分明不忘本,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成為那個年代最流行的歌曲。
“長大后,我也要成為跟雷鋒叔叔一樣的人。”那時候,雷鋒就是柯德輝的偶像。
1970年代
寫日記都是“雷鋒日記”模式
時間到了1973年,比柯德輝小10歲的林姍當時還在團結小學就讀,這所小學如今已不復存在了,“當時教室前面墻壁上除了一面國旗,還有馬恩列斯毛的巨幅照片,另外兩側墻上一邊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邊是‘向雷鋒同志學習’。”
老師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寫日記:“雷鋒叔叔每天都寫日記呢,同學們要向雷鋒同志學習。”
林珊發現,她寫的日記每天都是:“今天我看到了一個拉煤炭的老爺爺……”“今天,我看到一個老奶奶過馬路……”
1980年代
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1983年的春天來臨之際,陳偉剛上初二,他發現,除了校園里處處展現出的活力和蓬勃生機之外,教室后邊的黑板報上邊,雷鋒像旁邊多出了一行紅色的醒目標語:“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釘子”精神構成了陳偉和他的同學們對雷鋒的全部了解。陳偉認為,“釘子”就是“學習一定要努力刻苦,在刻苦“鉆”研之下,陳偉的成績一直很好,先考進福州一中,后考上武漢大學。
1990年代
學習雷鋒好榜樣天天晚上打麻將
1997年的某一天,就在香港回歸前夕,福州市銅盤小學的老師組織學生們觀看了一場特別的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看完這場電影,五年級的房超才對雷鋒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在這之前我只知道他喜歡做好事,我甚至不知道雷鋒是哪一年出生的,當時是不是還在世?”
學校教室走廊兩側掛滿了各色大人物的照片,雷鋒“不怎么起眼,戴一個東北大棉帽,看起來很土。”房超說。那時候,房超和同學們也唱“學習雷鋒好榜樣”,但更多的是調侃的味道,他們私下把歌詞改成了這樣:“學習雷鋒好榜樣,天天晚上打麻將……”
2003年
做好事不留名,這人好神奇
房超在1993年入學時,陳桂葉才剛出生。陳桂葉說,2003年那會兒他們學校的走廊上還掛著一個世界地圖那么大的雷鋒像。
都說雷鋒做好事不留名,每天經過走廊的雷鋒像下邊,陳桂葉都要陷入沉思,不知道這個人到底做了什么好事不留名?太神奇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04安徽小伙整形成“雷鋒”后首次公開亮相
- 2014-03-03泉港區工商局:傳承雷鋒精神 打造模范窗口
- 2014-03-03省直機關在福州森林公園舉行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 2014-03-0311個廈門兒童剪出“雷鋒爺爺” 贊雷鋒年輕時很酷
- 2014-02-27雷鋒何曾離開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