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1月24日訊(本網(wǎng)記者 謝玉妹)“首屆海峽兩岸高校大學生記者挑戰(zhàn)賽”在經(jīng)過近一周的參觀、比賽、評選后,比賽成果揭曉。來自39所臺灣高校及13所大陸高校的近200名學生記者再次齊聚一起,度過最后的美好時光。
此次比賽在促進兩岸大學生交流、友誼發(fā)展的同時,也向臺灣的年輕人展示了泉州東亞文化之都的迷人風采。學生記者們參觀了開元寺、清凈寺、源和1916、老君巖、海交館、泉州南少林、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錦繡莊等富有泉州特色的景點,還觀看了南音、提線木偶等閩南特色表演,深刻認識到閩南文化的根源。
“這次來泉州,見識到了閩南文化更深的一面,同時也重新啟發(fā)了我自己。”獲得一等獎小組的組長陳恒昇是一名來自臺灣大學的大四學生,未來一年內將會到清華大學交流學習。首次來泉州,陳恒昇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個對岸的古老城市竟有許多與臺灣相似,甚至比臺灣更傳統(tǒng)古老的地方。
此次,陳恒昇組的參賽作品從旅人和記者的角度去介紹泉州,融入泉州木偶戲、南音、老君巖、閩南古建筑等,以“泉心泉異”為主題,包括五個“yi”——藝術、友誼、利益、差異、回憶。“其中,回憶是最重要的部分。”陳恒昇說,在這7天6夜的行程中,有許多美好的回憶,他將把自己的作品與在泉州的見聞和臺灣的朋友分享,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泉州的文化。
來自仰恩大學新聞學專業(yè)的大三學生黃穎慧所在的團體此次獲得了二等獎。黃穎慧曾參加過廣州、福州等地兩岸大學生新聞訓練營,她坦言,參賽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得失心不要太重”,比賽的過程,也是交朋友與學習的過程。
黃穎慧認為兩岸文化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許多“很好玩”的差異。“像臺灣學生的講話、應用的軟件和格式等,都和我們這里不太一樣。”黃穎慧說,相對大陸學生的保守,臺灣許多學生的想法比較大膽、開放,創(chuàng)意也比較多。
除了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和4個三等獎外,此次活動還設了“最佳新聞報道獎”、“最佳新聞通訊獎”、“最佳新聞評論獎”、“最佳現(xiàn)場展示獎”及“最佳新聞創(chuàng)意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1-16中國高校富豪校友捐贈排行榜出爐 廈大憑3914萬捐款額位居18
- 2014-01-09福建今年“三支一扶”計劃招募500名高校畢業(yè)生
- 2013-12-26一份早餐的誠信實驗 已在廈門高校開展一學年
- 2013-12-16優(yōu)秀志愿者高校巡講活動值得拓深
- 2013-12-11泉州一高校考試改革 期末考可帶“小抄”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