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數民族婦女包頭帕的較多。以服飾和發型而言,畬族的鳳凰裝很有特色;以銀首飾而言,苗、侗民族的最復雜多樣,有的一套銀首飾就重達一二十斤,而且做工非常精巧;以刺繡來說,苗族、侗族、瑤族都很突出;以蠟染來講,布依族、苗族、土家族都有精湛的技藝。瑤族婦女的頭飾形式有數十種之多,而且各種裝束都風格迥異,美輪美奐。有尖頂高聳的,有雍容華貴的,有簡樸美觀的,有鋪張如蓋的,有包頭遮發的,有繡帕蓋頂的,有銀板高翹的,有羽毛裝飾的,絢麗多姿,難以言表。尤為奇特的是,廣西融水“ 花瑤”的男子頭飾,銀花閃亮猶如王冠。瑤族女裝的衣領多為華麗的寬花邊鑲成,佩上帶有紅絨球和紅綴穗的串珠及金屬胸花,傳統美和現代美非常和諧地融為一體,使人不得不贊嘆瑤族婦女驚人的創造性和超凡的審美情趣。
同世界各民族的情況一樣,我國少數民族服飾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也主要表現在婦女服飾上。由于南方少數民族比北方多,而且生活環境的自然條件及過去的經濟形態更多樣化,因而表現在服飾上就更豐富更多彩。雖然南方少數民族婦女大多穿裙子,但裙子的款式差別很大。有百褶裙、有筒裙、有短及膝者,有長曳地者;有單色的,有彩色的;有以各色布分段拼接的,有印花繡邊或以花帶鑲邊的。
南方少數民族婦女服飾的另一個鮮明特點是,除頭部和頸部的首飾之外,腰部和腳脖上也有不少佩飾。珞巴、傣、佤、德昂等族的婦女腰間佩帶有漂亮的銀飾。高山族和黎族婦女有腳飾。苗、侗、壯、布依、瑤、傣、景頗、仡佬、仫佬、土家、黎等族男子多穿青、藍、白色等上衣,高山族和佤族的男子喜用紅纏頭巾包頭并飾以野雉毛。貴州苗族小伙子在節日里跳蘆笙時,以頭戴野雉毛裝飾的帽子為美。景頗族和白族男子則多包白色頭帕,且在頭帕一端綴飾有紅纓絨球。傈僳、怒、獨龍、佤、普米、藏、門巴、珞巴等族男子,多帶佩刀,長短不一,但刀柄與刀鞘一般都裝飾得很精美。
不論南方與北方幼兒的帽子都做得十分華美可愛,節日與婚禮時的服裝佩飾都盡量展示華麗,以表現著裝者的富有及才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3葡萄酒品鑒禮儀
- 2013-12-13辦公室的進餐禮儀
- 2013-12-13中國飲食禮儀大觀
- 2013-12-13享用西餐需知的禮儀
- 2013-12-13[禮儀趣談]喝酒為什么要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