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督導評估
泉州市七區(市)通過認定 通過認定的數量居全省首位
泉州各學校在深化教育領域改革中,進一步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立足實際,因地制宜開展活動,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圖為昨日開幕的泉州幼師附屬幼兒園第十屆運動節暨親子同樂活動中,孩子們展示在今年全國排舞聯賽收獲三項金牌的“幼兒排舞”節目。此次運動節為期一個月,將有機融合健康、社會性、語言、科學、藝術等領域內容,讓孩子與家長從體育游戲中體驗運動樂趣。 (陳曉東 攝)
本報訊 (記者 曾聰虹 通訊員 蘇明該 林貴福)近日,國家組織教育督導評估組,對泉州市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泉州開發區、石獅、晉江等7個區(市)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工作進行實地檢查評估。11月30日在福州召開的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檢查反饋會上傳來好消息:泉州市7個受檢區(市)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工作,全部順利通過國家的評估認定,通過認定的數量居全省首位。
泉州教育經驗贏得充分肯定
11月24日到30日,教育督導組深入我省21個縣(市、區)和152所學校,督導檢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全省首批通過督導檢查的有21個縣(市、區),其中泉州占7席,其余為福州5個,廈門4個,三明2個,莆田、漳州、寧德各1個。
在全省的反饋會上,教育督導組對泉州市踐行“平等、融入、成才”理念、“零門檻”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通過“小片區”模式管理等舉措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和交流,注重學校精細化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等做法和亮點,給予了充分肯定。
泉州交出這張“漂亮成績單”背后,是各方的不懈努力。泉州市委、市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工作,列為“十二五”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2011年,全市全面啟動“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創建工作。
保障適齡兒童均等接受義務教育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保障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均等接受義務教育,讓不少學生受益匪淺。作為一名安徽籍學生,泉州十五中高三年六班的馬開未同學感動地說,在泉州讀書十多年來,深深感受到泉州的教育公平,學校不僅給予平等的就學權利和就學環境,而且還為他申請了助學金。
對于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泉州市實行一視同仁政策。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31.84萬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97%以上在公辦學校就讀。泉州市還建立關愛留守兒童教育管理長效機制,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每年均保持在97%以上。廣泛建立經濟困難學生捐資助學體系,據初步統計,全市每年捐資助學資金均在3億元以上。
縮小城鄉教育
和校際辦學差距
近年來,泉州市堅持在均衡配置義務教育資源、縮小城鄉教育和校際辦學差距、確保每一所學校達到國家規定辦學標準等方面的工作中,落實各級政府保障行為。2012年,全市財政對教育的投入達到83.12億元,比上年增長18.7%,高于同年度財政增長幅度。近年來,全市累計投入中小學校安工程、城鎮學校擴容增量工程建設達到35.53億元。
在推進教師均衡配備方面,全市全面實行義務教育“小片區”管理模式改革,教師管理實行統一安排、均衡配備、統一考核辦法。以優質學校為龍頭,成立教育集團,通過對口幫扶、城鄉結對、弱校托管、送教下鄉等形式,發揮優質師資的輻射帶動作用。同時,著力推進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并建設三大學園,擴充義務教育優質資源均衡分布。此外,泉州市還堅持全面提升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水平和內涵質量,努力滿足群眾“上好學”需求。
據悉,國家將對通過檢查認定的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開展動態監測和跟蹤督導,以推動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持續發展。今后,泉州市將推動臺商投資區、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6個縣(市、區)加快創建工作進程,力爭在2015年前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目標,進而爭取成為“教育強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02福建21縣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檢查
- 2013-11-26廈門集美區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紀實
- 2013-11-12集美區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紀實
- 2013-11-07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實行校際交流 符合條件教師可申請
- 2013-09-06義務教育階段的“隱性輟學”現象亟待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