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講堂:認識漢字“讓”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27 15:45? ?來源:中國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讓】(rànɡ)
“讓”,繁體為“讓”。形聲字,從言,襄聲。
“言”為語言、言辭;“襄”在古代有沖上或高舉之意。“言”“襄”為“讓”,可理解為語言直來直去,或提高嗓門,借此表示語言帶有責斥之意。《說文?言部》:“讓,相責讓也。”本義為責備。“襄”又為幫助、襄助、助理。“讓”從言,從襄,表示用語言或行動幫助他人,予人方便,不爭執,以別人為先,如讓步、禪讓、禮讓、謙讓等。
簡化字“讓”為形聲字,從言,上聲。“上”為上級、尊長,為尊者,為上者,應該親和待人,謙虛接物,胸襟開闊,包容寬大。“言”“上”為“讓”,表明:與人相處,文明的語言為上;有了過失,致歉的語言為上;面對榮譽,謙虛的語言為上;產生爭執,忍讓的語言為上。“言”在“上”前表明,“讓”是以言為先,以言為本。忍讓就在一句話。當彼此有口角發生或有糾紛時,往往“讓”到了,紛爭也就停止了。“上”,古與“尚”通,表示尊崇、崇尚,強調了要懂得互相尊重,用文明、尊敬的語言與人交流,以獲得彼此的信任與欣賞。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1-27國學講堂:認識漢字“箴”
- 2013-11-27國學講堂:認識漢字“悅”
- 2013-11-27趣味國學:戲曲界為何稱為梨園行
- 2013-11-27近現代十大國學大師
- 2013-11-27國學講堂:認識漢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