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更多家長讓子女們到島外就讀,昨日,湖里區(qū)教育局介紹說,考慮到島內(nèi)的交通問題,湖里區(qū)將給予自愿到島外公辦小學就讀的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一次性交通補貼,其中,“四證”兩年以上的一次性補貼5000元,“四證”一年以上兩年以下的一次性補貼3000元。人物 生源激增 民辦校長歡喜 “一天能接到幾十通電話,都是找關系想進我們學校讀書的”,昨日,湖里殿前一民辦學校校長說,這幾天,他接類似電話都接怕了,在這說情的人里,既有熟人,也有一些相關部門的領導親戚,還有本校教職工的親戚,其中不少是打“悲情牌”的,一見到校長幾乎是帶著哭腔說情的。
據(jù)這名校長介紹,今年,學校原本只招2個班,人數(shù)100人以內(nèi),但在上級部門的動員下,學校只得“硬著頭皮”再騰出50個名額。“教室的桌椅都要往前挪,桌椅的間隙也得再挪擠點,不然真塞不下”。“當校長10多年了,頭一次遇到這么多人擠破頭都沒法進民辦校的局面。”這名老校長說,之前學校為招攬生源,經(jīng)常是走街串巷,或是給小區(qū)信箱派發(fā)招生傳單。
昨日,這名校長并不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歡喜:“這么多年了,民辦校終于可以不再為拉生源這事犯愁了!” 思考 年年擴招 教育人士擔憂 “不擴招不行,但年年這么擴招,還真有點讓人擔心。”昨日,湖里區(qū)教育局一工作人員說。
據(jù)介紹,原先,普通小學一年級一個班頂多40人,這幾年來,這個數(shù)字幾乎都在呈上漲趨勢,先是升到40余人,緊接著突破50人,聽說有個別班級還接近60人了。“教室就那么大,學生擠在一起上課也難受;再說了,一名教師面對五六十名學生授課的效果,相比起三四十人,肯定要打折扣”。
一受訪教師說,說得再細一點,就拿批改作業(yè)和家訪來說,一個班按30余人來算,“差生”頂多五六人,老師要一對一輔導功課的話,時間精力上還過得去;而一個班如果達到60人,“差生”人數(shù)一旦翻倍,老師又分身乏術的話,那么,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就很難得到提升及均衡發(fā)展。
分析
學位為何逐年吃緊?
事實上,這幾年,廈門公辦學校學位逐年遞增,且增幅不小,不少外來工子女們都如愿地進了公辦校。不過,為何仍有不少外來娃遭遇“上學難”呢?不妨從如下三個“癥結”來分析:
外來娃激增
相比島內(nèi)外其他行政區(qū),湖里區(qū)外來工的數(shù)量無疑是名列前茅,自然,外來娃數(shù)量也在逐年激增,且外遷入人口數(shù)量事先不好摸底,入學難題逐年凸顯。
民辦校減少
前幾年,湖里區(qū)民辦校最多時曾有23所,但迫于生源少、租金貴等經(jīng)營壓力,已陸續(xù)停辦多所民辦校,有媒體統(tǒng)計稱,現(xiàn)只有17所民辦校了。
新增學校難
學位少,為何不多辦幾所公辦校?事實上,公辦校從最初的選址、報批、施工、完工到最后的招生,最短也要兩三年時間,而且需要國土、規(guī)劃、財政相關部門的通力協(xié)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8-26思明8所正規(guī)民辦校尚有學位 報名截至27日
- 2013-08-26派位前又空出58個學位 湖里1438個外來娃上公辦校
- 2013-08-22榕公立校提供萬余一年級學位 務工人員子女可報
- 2013-08-20杏東小學招生一年級爆滿 二到五年級尚有空余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