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湊學費,雅玲每天要在悶熱的環境中工作10多個小時,但她從不喊苦
工廠流水線上 藏著大學夢
東南網8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韓影 實習生 洪詩锜 文/圖)德化城關,每年暑假,大大小小的陶瓷廠里,都會迎來一批學生工。
他們有一些就像雅玲和麗艷,甘心在流水線上揮汗如雨,只因對象牙塔生活充滿了甜甜的憧憬。
他們,就是金榜題名,卻徘徊在大學門外的寒門學子。
在本報助學直通車上路的這1個多月時間里,助學組的愛心熱線從未中斷,上周末也是如此。在石獅上班的蘇小姐,致電本報助學組,稱要一次性捐助28號學子張婉華500元。一場大火,燒了31號學子吳有華的家,在泉州市區做生意的江蘇人李先生,看著揪心,想為有華捐助大學四年的學費。而在泉州上班的惠安人任先生,則再三致電本報助學組,稱要幫助30號蔣碧蓮和31號吳有華兩名寒門學子,每人捐助5000元,助他們圓大學夢。
溫婉女孩 夢想成為律政佳人
學子檔案32
姓名:徐雅玲
畢業高中:德化一中
高考成績:579分(理科)
錄取院校:福州大學法學專業
30多度的高溫,破舊的廠房里,連臺風扇都沒有,但雅玲卻從不喊苦。
德化城關,一家陶瓷廠內,記者見到了雅玲。高考后不久,她就馬不停蹄地來到這家陶瓷廠打工。為盡可能地湊齊學費,她每天要在悶熱的環境中工作10多個小時,“這樣一個月下來,就能拿到1000多元”。
雅玲的家鄉,在德化縣蓋德鎮福陽村。一個八口之家,6個兄弟姐妹中,她最小。如今,4個姐姐都已出嫁,哥哥也成了家。而父母,均已年過六旬,以務農為生。
雖然日子過得緊巴,但徐阿伯夫婦,還是咬著牙供了三個大學生。雅玲說,大姐、三姐都已大學畢業,但遺憾的是,最有天賦、頭腦最伶俐的二姐和四姐,卻因家中條件不允許,中學就放棄了學業。
至今,一幅畫面仍讓雅玲記憶猶新。那是高一那年春季,雅玲放假回家,看到年邁的父母播種歸來,頭上戴著斗笠、渾身都是泥土,皺巴巴的皮膚被曬得黝黑。雅玲心里咯噔一下,她第一次覺得,父母已經老了。
“有時我覺得對不住他們,這么大了,還要向父母要錢?!毖帕岬拖骂^,害羞地說道。在所有學科中,雅玲酷愛數學和物理,還曾參加過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培訓。除此之外,感性的雅玲也不忘讀些文學課外書,不僅為寫作積累素材,還開闊了眼界。
天道酬勤,雅玲最終以579分的成績沖出本一線,填報了福州大學法學專業。對于法律工作,雅玲目前還知之甚少,不過類似《法證先鋒》等電視劇曾讓她深深著迷,也正是從那時起,雅玲也幻想著,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蛻變為律政佳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7-22三姐弟盼共圓大學夢 暑期打工加班加點賺學費
- 2013-07-10《四胞胎的“大學夢”》7月19日晚22:00播出
- 2012-11-12十年前受資助圓大學夢 感恩那些曾幫助過她的人
- 2012-09-11計生助學圓我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