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 政策體制還需完善
作為廈門市推動特殊教育的一項創新舉措,即將于9月份正式投用的廈門市心欣幼兒園正在積極探索一種醫教結合的新模式,彌補目前特殊教育不足的方法。蔣鳴表示,廈門目前共有近千名適齡殘疾幼兒,幼兒園建成后可以一定程度緩解他們學前教育的窘境。
然而,要保障殘障孩子的教育權益,絕不是設立一所學校就能解決的問題。
“廈門公辦的殘障孩子康復治療中心數量有限,而民辦的康復中心質量差,要價高,成為不少自閉癥家庭的新負擔。普通小學隨班就讀的情況,也只覆蓋了輕度、中度自閉癥患兒中的少數人。” 羅麗英如是說。
“要想解決自閉癥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的師資配備不夠,因為按照規定,自閉癥孩子的教育至少需要師生比為4∶1,這就需要大量有專業素養的教師。而且目前自閉癥兒童的教育課程,全國都沒有一個標準,如何將自閉癥兒童的康復和教育結合起來,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廈門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的工作人員表示,推進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問題,他們也面臨著現實的困境。
一面是對教育的迫切需求,另一面卻是融合教育的現實困境。教育部特殊教育醫教結合項目專家組成員陳軍表示,目前我國的特殊教育學校都是從過去的聾啞學校轉變而來的,并沒有針對自閉癥兒童的專業教育。要真正實現特殊教育學校的價值和意義,首先,特校得轉型升級;其次,培養一批特教人才,將特教納入教育系統的職稱考核;而最終,還需要國家在政策和體系上的健全完善,比如目前,新的《殘疾人教育條例》已經將自閉癥兒童納入其中。
“星星的孩子”想上學 ——關注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問題 □本報記者 廖麗萍 楊珊珊 博愛康復中心的老師在給孩子們上課。
近幾年來,自閉癥兒童在我國越來越多,社會對于自閉癥兒童的關注也越來越高。然而,關注往往集中于他們的康復治療上,而忽略了他們的教育問題。“星星的孩子”為何上學難?我們又該如何為他們打通上學之路,讓他們在正常的校園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康復,共享均衡教育的豐碩成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29思明城市義工邀您“六一”一起關愛自閉癥兒童
- 2013-05-29快樂伴成長 思明城市義工"六一"將牽手自閉癥兒童
- 2013-04-08兒子患自閉癥 她創辦自閉癥孩子免費培訓中心
- 2013-04-02一個"神童"的自閉癥之囧 別閉上自閉兒求學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