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檳榔小學成立“夢想·田園”小學生當“菜農”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檳榔小學教學樓后的荒地成了一片豐收的果園,空心菜、地瓜葉、玉米……在孩子們的精心照料下,各種農作物在這里“歡快”地成長。22日,思明區檳榔小學被授予“夢想·田園”校園勞動實踐基地示范點,全區50余所中小學校的老師們一起前來“取經”。
“夢想·田園”校園勞動實踐基地是思明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又一創新舉措。
如何讓孩子們從書本中走向社會、生活的大課堂,如何讓孩子們在實踐和學習中走向未來?這是思明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一直在思考的課題。檳榔小學的“稻草人體驗場”成了一次生動的實踐。
在這個體驗場里,孩子們體驗了種植的艱辛、收獲的樂趣。看似簡單的勞動,卻實實在在教會了孩子們如何“做人”:參加種植的孩子與家長一同品嘗勞動成果,帶著蔬菜看望生病的老師和同學,參加思明區組織的“小義工”活動,定期將蔬菜送給社區的孤寡老人。
五年級的沈欣語拿著剛剛摘下的空心菜說:“每天我們都要到地里看一看,隔三天澆一次水,有雜草就趕緊拔掉,前幾天下大雨,每天早上來學校第一件事就是把積水舀干凈。看著空心菜一天天長大,特別有成就感。”
這幾天,菜地邊搭起了一個個小架子,架子上長滿了蔬菜。原來檳榔小學又引進了科學種植——無土栽培技術,讓這片田園融進科技創新的元素。校方說,力求在這里,讓孩子們了解傳統農耕和現代農耕的不同特點。
前來觀摩的老師們紛紛表示,利用校園荒地開發“夢想·田園”校園勞動實踐基地,給予學生體驗勞動的平臺和空間,效果良好,值得其他學校借鑒,值得在全區推廣。
思明區表示,開辟校園勞動實踐基地,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給予孩子們播種希望、放飛夢想、收獲成功的平臺,讓孩子們在學習和實踐中走向未來。接下來,將以檳榔小學“夢想·田園”校園勞動實踐基地示范點為帶動,鼓勵各學校因地制宜開展實踐活動,為孩子們實現夢想提供舞臺。
》》更多內容請進入廈門頻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5-20南安市“美麗校園”微電影劇本大賽啟動
- 2013-05-16[校園文學]程瀟瑩:不能沒有你
- 2013-05-16[校園文學]萬詩興:三月二日·觀景
- 2013-05-16[校園文學]曾思懿:寫給十年后的你
- 2013-05-16[校園文學]何茂群: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