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孩子一起做家務和游戲
顏老師指出,0-7歲的孩子是發展孩子意志力的階段,凡是涉及到四肢的事情都是運用到意志力,意志力就是行動的能力;7-14歲,孩子開始發展情感的能力。如果意志力發展好的孩子,你會發現孩子上了小學以后,開始做一些從內心想做的事,他們會感覺到自己越來越有力量。孩子的情感有兩個能力,一個是同感力,一個是反感力。簡單地說,同感就是有相同的感受和看法,反感就是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0-7歲的孩子同感力是很強的,他們看到一件事物,都是立刻投入,因為他們與這個世界是一體的,對世界充滿無限的好奇心。7歲過后的孩子自我入駐,開始感受這個世界與他是分開的,于是開始產生反感力,反感力有助于孩子思考和覺醒。同感力和反感力在不同年齡段孩子身上有著不同重要的作用。但7歲前孩子不應該有著明顯的反感力。而9歲過后的孩子如果沒有反感力產生,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去喚醒他。
現在孩子之所以過度躁動、注意力缺失、過敏性疾病、暴力傾向增多,除了整個社會的快生活,更多時候是父母太經常說,而不帶孩子去做,孩子吸收太多的說教,沒有機會動手去釋放。
講座上,顏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你知道做什么活動可以同時刺激孩子的腦神經和意志力嗎?”臺下家長紛紛猜猜,“手工?”“畫畫?”“很簡單,玩嘛!”答案出來后,臺下嘩然。顏老師告訴大家,道理很簡單,孩子玩的時候會用到四肢,腦神經需要透過游戲和工作來整合信息。所以,7歲前的孩子,你只需要帶著他去做事就好了,一起工作一起游戲,不需要說得太多。
●父母平穩情緒和諧關系
0-7歲孩子在建構他的物質身體,孩子身體內部器官基本在七歲前大致都建構完整了。現在孩子身體健康不健康,是絕大多數父母所關心的重要問題。父母們會重視給孩子吃有機健康的食物,但這遠遠不夠。因為父母不僅要孩子有一個強壯的身體,也要有一個健康的心靈。7歲前孩子非常敬虔和同感,他會把周遭一切都吸入建構他的物質身體,包括父母的情緒和關系。講座上,顏老師舉例道,一個悲傷的母親,他的孩子嘴唇會經常干裂,是因為母親情緒影響了7歲前他的身體實質器官的發展,他的物質身體內部器官成長是有缺陷的。所以父母良好平穩的情緒以及夫妻之間和諧的關系,會使著孩子身心發展朝著健康方向發展,對他成年后的情緒控制、人際關系的處理都有莫大的影響。
顏老師在講座上說了一句經典的話:我們將成為孩子最終的真實,當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你要成為那個人,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樣。(東南快報 記者吳燕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11-23“農民慈善家”王家玉和他的252個“孩子”
- 2012-11-23教師為學校僅有9名孩子授課 堅守鄉村小學37載
- 2012-11-22泉州多所中小學推廣導師制 孩子有了“知心人”
- 2012-11-2213歲少年返校永無期 白血病來襲孩子需要救命錢
- 2012-11-22捐冬衣送溫暖上高原 關愛西藏孩子公益行動啟動
- 2012-11-22家長沒時間“代接”有隱患 孩子該讓誰來接?
- 2012-11-22“保姆老師”扎根安溪山區25年 孩子是最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