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
真正的挑戰
簡歷一遞,就遭淘汰
美術老師董凌明是一名聾人,回憶當年畢業找工作,她“說”:“太難了!”
董凌明的一個同學來廈門找工作,用人單位接過簡歷一看,“聾啞”,當場便謝絕了這名聾啞學生。董凌明“說”,北京、南京等特教較發達的地區,用人單位愿意依據畢業生的能力來判斷是否聘用,但在國內不少地方,即使聾啞人的條件滿足工作需求,用人單位也常將他們拒之門外。
根據廈門相關政策的規定,如果一家企業里,每125個員工有一名本地戶口殘疾人,這樣的企業可以減免殘疾人保障金的繳納。雖然這個政策有利于廈門本地戶口的殘疾人就業,但卻成為外地殘疾人就業的門檻。
廈門特教學校2005年開始設置高中文化班,3年后,共培養出15名大學生。這兩年,這15名大學生陸陸續續從大學畢業,“但整體就業情況不太樂觀”,2008屆高中畢業生的班主任陳素蘭說。該校教務處黃老師介紹,受相關政策影響,廈門本地的畢業生較好就業,但外地學生在廈就業則較困難。
欠缺溝通,就業面窄
除了高考班,廈門特教學校還設有職業班。職業班曾考慮讓學生學習美容美發,這項技術活似乎可以不依賴人的耳朵和嘴巴。但如今,理發師要想做得好,還必須能說會道,游說顧客進行各種各樣的消費,而這正是聾啞學生所缺失的。
據廈門特教學校高露娜老師介紹,該校的計算機專業開設3年,共輸出12名學生,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學生的工作是專業對口的?!拔拿毓ぷ餍枰獪贤?,設計工作也需要溝通?!备呗赌日f,最終這些學生只能到電子廠從事流水線的工作。
心理敏感,容易受傷
從小生活在被特殊看待的環境里,許多聾啞孩子的心理異常脆弱,一件常規的事,在他們看來,也許“別有安排”。
從職業班畢業后,麗珊來到一家面包廠工作,就像許多新來員工一樣,她要從基礎做起,但每天重復的工作內容讓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要一直重復這些工作,她甚至猜測“是不是大家看不起聾啞人,所以把不愿意做的事情安排給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17保障平等教育 晉江186名外省學生后年在閩高考
- 2012-09-10心靈歡聚:公益團隊關愛高考復讀生
- 2012-09-07教育部:異地高考需三條件
- 2012-08-29貴州“最堅強高考女孩”肖麗去世
- 2012-08-28外地學生連續就讀兩年 戶口可遷入石獅參加高考
- 2012-08-20周寧一中發放高考獎勵金 30位教師及25名學生獲獎勵
- 2012-08-20龍華鎮金溪村高考優秀學子上周六獲村黨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