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們的實踐
親近經典首先要讓師生了解經典,從而喜歡經典,熱愛經典,進而享受經典帶來的快樂。在總體策略上,我們遵循“育習慣,激興趣,健身心,求發展”的思路。在內容的選擇上,重點是兒童文學經典和國學經典,同時積極拓展藝術、健體等方面的經典。親近經典教育的主要措施是“讀、說、寫”有機結合,“聽、唱、畫、練”多管齊下。
1.讀、說、寫結合,提高語文素養。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讓閱讀這把鑰匙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讓學生厚積薄發。大量閱讀背誦是了解經典的必須過程,是積累知識的主要手段,更是孩子快速成長的重要途徑。為此,學校專門開設了經典閱讀指導課,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和興趣。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我們為不同年級的學生推薦了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并設計了讀書問卷調查。規定了每天早讀課閱讀背誦經典、童謠和美文的時間和內容。學校定期開展古詩過級、閱讀過級,班級開展“捐兩本讀百本”互換圖書、好書共讀活動,倡導家庭開展親子共讀活動。豐富的誦讀活動,營造了親近經典的濃厚氛圍,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以讀導說,以說促讀,是我們親近經典的主要手段。口頭表達是現代人際交往最直接、廣泛的工具,為了使孩子們“敢說、想說、能說、會說”,學校搭建了三級交流平臺,校級有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站播報、主題演講、節目主持;年段有閱讀交流會、演講比賽;班級有每節語文課課前3分鐘演講活動,學生人人參與,輪流進行,內容可以說經典、講故事、新聞播報、講讀書心得、推薦新書等。學生閱讀的鍛煉,培養了“說”的基礎,“說”的成功體驗,激發了“讀”的興趣。
以說促寫,以寫促讀,是我們的又一有力舉措。語言文字表達是知識積累的內化過程,為了探索寫作突破口,我們以“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為切入點,要求學生自己組織演講稿,并提前演習給老師、同伴、家長聽,然后對講稿進行反復修改。人人都有渴望成功的愿望,為了講得精彩,他們廣泛閱讀經典作品,精心篩選“講”的內容,為了寫好演講稿,他們自覺征求老師、家長意見,反復修改,寫作的過程雖有壓力,但學生始終是在興趣盎然中自覺完成,演講結束后開展自我評價、師生共評,并表彰“演講小能手”。讀、說、寫的相互促進,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了成功,發現了自我,培養了自信,也迅速提高了語言素養。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