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繡到手指變形
近日,記者來到泉港區后龍鎮小云家,初看到她時十分驚訝,因為她長得太瘦小了,1.5米多高的個頭,只有70多斤。小云說,從初中起,因為學校離家太遠,她只能寄宿,可因為沒錢,每餐就只吃米飯,配免費的清湯,“班主任看到后都嚇到了。”高中之后,因為腦力消耗越來越大,她才勉強點了一份青菜,“補補”身子。
實際上,能念到高中,小云已經很感恩了。在她還未出世時,爸爸就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當她“呱呱”落地后不久,媽媽又不知所終,再也沒有回過這個家。這么多年來,她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不過,家里太困難了,爺爺、奶奶不同意她念書。看著別人家的小孩背著書包上學,她只能站在門口望著大家的背影。
7歲那年,渴望讀書的她實在忍不住,就偷偷跑到鄰居阿姨家,向她請教怎樣賺學費。
“阿姨說,那你就和我學繡花吧。”小云介紹,從那以后的兩年時間里,每當她幫爺爺、奶奶做完家務,就跑到鄰居阿姨家,學繡花賺學費。她十分珍惜這個機會,做錯了就拆掉重來。小云學得很快,“那時候繡一件衣服賺8毛錢,我就從早上做到晚上9點,一天能做三四件。”
0.8元,1.6元,2.4元……終于,兩年后,她的小金庫里存了218元。為了這些報名費,她柔嫩的手指常常被針刺痛。在初二年之前,她都靠自己繡花賺學費。這些年來,因為長期做手工,小云柔嫩的手指已經有些變形。
小學報名沒有名字
積攢了自己的第一筆上學費用后,小云開始琢磨著如何去報名。“看到鄰居叔叔帶著他兒子去報名,我就求叔叔帶我一起去。”當別人都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去報名時,她只能跟在人家后面。“當老師問我叫什么名字時,我就指著鄰居男孩,說和他一樣的名字。”原來,在這之前,小云根本沒有名字,家人都叫她“小的”。
鄰居男孩叫“陳小云”,老師就在報名冊上也寫上這個名字。上課后,當老師點名叫“陳小云”時,她完全不知道是在叫她。“是老師告訴我,我才知道我叫這個名字。”不僅如此,從沒見過鉛筆的她,看到同學的鉛筆已經削好,竟然問“為什么你的筆是這樣的”,同桌看她不會削鉛筆,只好動手幫忙。
“一開始,我連書本的正反面都不懂得看,還把書拿反了。”她并不像其他人,可以預先接觸基本知識,她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第一學期的時候,我的分數是班級墊底的。”起跑比別人晚,小云就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到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她的成績已經是班上第一名了,從那以后,她年年是班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