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嶄露頭角 編程游戲風靡全校
在泉州七中信息學競賽總教練鄭德強老師看來,學計算機或信息學是需要天賦的。
鄭弘宇說,他從小就對數(shù)字比較敏感,還因此養(yǎng)成了一些“怪癖”,比如每次看電視,他總是有意識地拿著遙控器,把音量調(diào)到某個數(shù)字的平方數(shù),如2的平方、3的平方、4的平方,也不管這個音量是否太大或太小;老師給出的解題思路,他總覺得不夠“盡興”,還想“另辟蹊徑”,自己想出另外一套解題的方法……
初一年學校開設(shè)了編程課,很多同學都覺得太枯燥太深奧而沒有興趣,但鄭弘宇卻越學越有意思。到初二時,他就用所學的編程軟件設(shè)計了一個迷宮小游戲。這個僅用半天時間設(shè)計出來的游戲,后來風靡全校。
而他設(shè)計的另一個測試玩家“一分鐘擊打鍵盤次數(shù)”的小游戲,最后竟演變成同學們“砸鍵盤”的比賽。一到機房,到處都是“噼里啪啦”砸鍵盤的聲音。有同學笑稱,如果鍵盤砸壞了,就叫鄭弘宇賠,“誰讓他設(shè)計出這樣的游戲,讓大家欲罷不能”。
除了在編程方面表現(xiàn)突出,鄭弘宇其他學科也非常優(yōu)秀。尤其是英語水平,可以毫不費力地閱讀莎士比亞英文原著。據(jù)說前不久他父親的公司來了一批外國客人,他還被叫去充當翻譯,正兒八經(jīng)地與客人談起生意來。
從沒上過補習班 “放養(yǎng)”也能成才
父親開公司做生意,母親是一家企業(yè)的文員,在鄭弘宇看來,他們和大多數(shù)普通的父母一樣,多是在生活上關(guān)心照顧,對于他在信息學方面的追求,父母沒有能力幫他,只能交給老師去指導。
“大部分時間都是他自己安排,平時該上課就上課,該訓練就訓練,有重要比賽他會自我調(diào)整,因此養(yǎng)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鄭媽媽說,孩子的大部分時間用于比賽和訓練,但他的總成績在年段一直保持前60名,據(jù)老師說,如果全心投入學習,完全可以穩(wěn)居前20名。
鄭弘宇有一個“癖好”,就是散步,漫無目的地走很遠的路。“感覺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的時候,我就會出去散步。”很多次,他從泉州新車站附近一直走到西湖公園,在公園里逛兩圈,然后吃點東西,再走路回家。這一走,往往就是一整天。“走路的時候,我什么都不想。走完回來人就會特別有精神,做事情也順手多了。”鄭弘宇說,這樣的散步方式,對于自我情緒調(diào)節(jié)和心理放松,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今,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但鄭弘宇的目標并沒有停下來。接下來一個月,他將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封閉訓練,全力沖刺8月份舉辦的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之后,他還有更高的目標:代表中國隊,沖刺明年8月舉行的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這是世界中學生信息學項目最高級別的比賽,將會有全球100多個國家的選手參加。一旦獲獎,又可為泉州再實現(xiàn)一次零的突破。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