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大賽
朱子文化進校園
武夷山朱子學校是一所沐浴在濃郁朱子文化氛圍下的特色農村學校,朱子文化在校園的發揚光大,成為鼓舞該校800多師生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朱子學校是由五夫中學和五夫中心小學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也是全國唯一以朱子命名的學校。學校占地面積4.8萬平方米,育人環境十分優越。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曾在這里生活、講學和著述達40多年,給當地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文化印跡。
校長江錦平介紹,借助于自然地勢,因山就水,順其自然而建成的朱子文化園,占地3000平方米,園內各個景致均與朱熹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和寓意。用小河卵石鋪筑的彎延曲折的71米長林間小徑,寓意朱熹71年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小徑西北角建有一座“居敬亭”,寓意世人應居敬行儉,以莊重之心行儉樸之事。各種具有朱子文化元素的展板、掛圖巧妙懸掛在校園綠地、各處室辦公室和教室的走廊上,名言警句處處可見,每個角落都成為了育人陣地。
校園文化需要在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課堂上完成并深化。五夫鎮自古就有“鄒魯淵源”之稱。屏山書院、朱子社倉等文化遺跡、遺址,使五夫成為重要的歷史文化名鎮和研究朱子理學的搖籃。朱子學校組織教師們編寫了校本課程《紫陽流風》。每學期安排不少于10節課的學時。并把朱熹優秀思想與各學科教學有機融合。寫字課,組織學生書寫朱熹的優秀詩詞、語句;美術課,組織學生繪畫傳說中朱熹生活的各種畫面;音樂課,組織學生自編自唱用朱熹詩詞編寫的歌曲,自編自演朱熹有關舞蹈;與語文學科整合,開展誦讀經典活動,背誦朱子詩詞。
學校成立了朱子文化研究會,邀請朱氏后裔、臺灣著名學者朱高正開設講座《朱熹與新儒學》。開展朱子文化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設計手抄報、電子小報,撰寫小論文,讓他們感知朱熹的思想文化,提升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學校組建了合唱團、舞蹈隊和朱熹詩詞、朱子家訓朗誦隊,演唱歌曲《走在朱子路上》,表演舞蹈《庭院深深》,誦讀詩詞和家訓;小小導游員為客人講解紫陽樓、朱子巷、興賢書院的名勝古跡和歷史典故;定期開展“朱子文化”主題班會課、故事比賽、征文比賽和演講比賽,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朱子文化精髓,學習朱子精神。
世界朱氏聯合會每年都要帶領朱氏后裔到學校參訪。朱子學校還與臺灣新竹縣新埔國中結成友好學校,并互派師生參訪,為進一步弘揚朱子文化開辟了新的渠道。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