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玩20多部手機
像不少同齡男生一樣,李錚喜歡玩數碼產品,是典型的“手機控”。他從初三開始就經常找機會接觸各類手機產品,“一年玩20多部手機”,“最高峰時同時擁有5臺諾基亞N95,每種顏色一臺”。
李錚“玩”手機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買賣二手手機。不少人換手機只是為了圖新鮮,而他用一部手機就吃透一部手機,一定要弄清楚每款手機的性能指標、各項優缺點,還找機會與他人交流手機操作的經驗。把一款手機研究透了以后就在網上賣掉,再入手別的機型。這樣做不僅是他的興趣所在,有時還能在一買一賣之間小賺一筆。
李錚學的專業是動漫設計,有機會在學校接觸大量電子設備,令他對各類電子產品更加著迷。除了課堂上所學,他還利用課余時間上網研究各個品牌的智能手機,重復數百次的拆機裝機實驗,讓他成為校園里的“手機達人”,不少同學手機壞了都找他維修。“一般除了主板的問題,我都能修好。”他說。
出于對手機的狂熱愛好,他課余還在朋友開的手機店里做兼職。
數月賺了幾十萬
在泉州師范學院軟件學院,學生們大二結束后即開始一個較長的實習期。不少同學選擇進入企業實習,但身為學校創業協會成員的李錚,卻打算在家鄉廈門海滄區開一家手機體驗店。在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后,他的判斷是,當時海滄有不少中低端手機店,主要銷售國產手機和山寨機,而定位中高端的門店卻是空白。在學校老師的支持和指導下,李錚開始了創業之路。
創業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雇不起員工,店里全靠他一個人打點。每天早上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詢各款手機的浮動價格,同步調整好店里的價格再開門,晚上總要忙到12點過后才關門,做完門店的衛生和經營小結,往往都已經是下半夜了。
不過,辛苦總算有了回報,幾個月下來,李錚的智能手機體驗店竟然為他帶來了數十萬元的利潤。今年4月,第二家“西豆數碼”在海滄區開張。目前,兩家手機店共有8名員工,兩家店每天的總營業額達4萬元。而李錚未來的目標是組建一支自己的團隊,在銷售、刷機、維修、售后等各方面進行細分,安排專人負責。他希望,一年后他的智能手機體驗店在整個海滄區甚至廈門都具有知名度。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