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勵志語令考生心焦 "別緊張"不如"放輕松"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07 08:42? 蔡紫旻?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黃暉/繪)
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家長總想知道,自己到底能為孩子再做些什么,而除了做好后勤保障,家長們往往會通過言語鼓勵孩子,希望能為孩子減壓、加油。
加油鼓勁的語言,在考生心里看來,是否真的起到勵志效果?記者昨日采訪了部分即將參加高考的考生以及曾經歷過高考的年輕人,記者注意到,那些平時聽上去特別勵志的語言,反而給考生心理造成不小壓力。這其中,有十一條勵志語言反復被考生們提及,位列家長忌語前茅。對此,早報心理專家團成員張泓、孫仁令一一作出點評。
□早報記者 蔡紫旻
1.“別緊張!”
考生畫外音:十二年磨一劍,本來就有點緊張,被您這么一說,更緊張了。
專家說:盡量不要用負面語言傳遞信息,比如在“別緊張”三個字當中,人的潛意識里會接受后兩個字,也就是說,家長強調的是“緊張”。如果一定要說,“放輕松”表達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效果好得多。
2.“準備好了嗎?”
考生畫外音:都這會兒了,您還擔心我沒準備好……
專家說:其實這句話傳達的其實是家長的焦慮。
3.“我相信你!”
考生畫外音:萬一考砸了,您就不相信我了嗎?
專家說:“相信”二字,本身就是種壓力,這意味著考砸了就會辜負某種信任。何不對孩子說:“只要你做自己就好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