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自推出伊始,漢語能力測試一直被各種質疑環(huán)繞:中國人需不需要考母語,有沒有必要采取考試的形式,會不會形成新的考試經濟……7月28日和8月10日,本報文化版曾分別刊發(fā)報道《測試,能否讓漢語更純粹》和《國外有沒有母語考級?》,對此進行討論。
如今首次測試試點已經結束,效果究竟如何,下一步測試將會如何展開,會不會與求職就業(yè)掛鉤,會不會要求強制參加,測試能否真正提高國人的漢語水平?針對這些仍有爭議的問題,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獨家回應。
俗稱“漢語四六級”考試的漢語綜合應用能力水平測試,日前在北京、內蒙古、上海、江蘇、云南和南開大學等地(校)進行了首次試點。共有包括學生、教師、公務員、自由職業(yè)者、公司職員、退休職工等在內的2442人參加了測試。
由于屬于初次試水,本次測試未進行公開報名,也未收取考試費用,被外界戲稱為“神秘考試”。而伴隨著測試出現的各種爭議,并未因為試點的結束而終結。
試考
大學生是“嘗鮮”主力,沒有規(guī)定教材,考試內容“有點難”
據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試點,各地有針對性地組織人員參測,北京組織了市區(qū)縣語委辦的工作人員參加測試,上海政法系統(tǒng)工作人員和高校學生600多人“嘗鮮”,江蘇600余參測人員以高校學生和省級普通話測試員為主,云南大學和昆明理工大學的479名大學生、南開大學包括港澳臺和少數民族學生在內的240人分別被招募參測。
漢語能力測試共分六個等級,分別針對從小學四年級學生到大學畢業(yè)生等各年齡段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員。測試委員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巢宗琦介紹,本次試點的四、五級,相當于高中畢業(yè)和大學畢業(yè)的難度。四級比較講究實際應用,五級測試還包括比較通俗的各領域專業(yè)性文章。本次測試四級滿分120分,五級滿分150分,但不進行及格與不及格的劃分。
“《功夫熊貓2》與文化交往”、“銀行超長舉報郵箱地址”、“驢友被困”等內容入題,讓考生很意外。由于話題貼近社會現實、閱讀題體量過大,多數考生并未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表示遇到困難。教育部語用司負責人介紹,此次試點,沒有劃定測試范圍,內容上強調“不規(guī)定統(tǒng)一教程,不考死記硬背的內容,堅持綜合能力導向、堅持實際運用導向”。
云南省教育廳語言文字管理處副處長金程也表示,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為考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提供評價參考,因此更注重考察將知識積累轉化為臨場應用。他笑稱:“考題還是有難度的,如果讓我作答,可能會不及格。”
“考試時間很緊,考題邏輯性很強,例如‘用水龍頭噴猴子不讓其拿香蕉’的話題就要求我們根據材料反思生活中的禁忌、傳統(tǒng)或者潛規(guī)則,談談自己的認識,沒有強大的思維邏輯和語言組織能力就可能答不好。”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對外漢語專業(yè)大四學生李玲走出考場后說。
多數考生表示,“沒有什么目的性,就是來試試”。云南大學新聞專業(yè)學生馬超報考的理由是,既然考試免費,可以測試一下自己的語言水平,“有個證書在手,雖然目前不知道有什么用處,反正沒壞處”。
據悉,相關部門將盡快組織閱卷,對分數、試題難度、區(qū)分度、效度和信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形成本次試點的綜合測試報告。與傳統(tǒng)計分方法不同,考生在得到測試結果的同時,還會獲得一份詳細的診斷性評價報告,指出考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長處和不足,提出提高建議和努力方向。
教育部語用司負責人介紹,測試下一步將擴大范圍,明年擬增加測試級別,為參測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4-12失聰女孩讀唇學英語 連過四六級考上名校研究生
- 2010-12-21四六級考試結束學子微博拜"考神" 考后皆"浮云"
- 2010-12-19記者暗訪英語四六級“助考黑市”:1000元包你過關
- 2009-12-31盤點2009校園“七宗最” 四六級拜春哥“最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