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北川中學校園,是所有孩子寧靜的家。
“北川中學是我的選擇”
22歲的聶文君是剛剛畢業來到北川中學的免費師范生。選擇北川中學,還有些一波三折。
地震時,聶文君還只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的一名二年級大學生。看著電視里的地震慘狀,媽媽對聶文君說:“咱們家沒有錢,你以后支教就去北川中學吧。”
聶文君也很想來北川中學支教,不過大學并沒有這樣的安排。畢業前,媽媽去世了。聶文君卻在學校見到了來招聘新老師的劉亞春校長。
“劉校長跟其他來招聘的校長很不一樣。他從沒有說過北川學校如何如何的話,他只是說‘我們學校條件不好,待遇不好,工作非常艱苦’。”
“我之前不太知道劉校長的故事,但是覺得北川中學是一所全新的學校,蓬勃向上,充滿希望。我最后選擇了來北川中學。”
但是,爸爸不同意她來北川工作。他希望文君即便不去實習時的川內名校雙流中學,也應該留在自己身邊,不要距離太遠。
聶文君還是想來北川中學。她把自己對工作、對學校的想法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爸爸,最終爸爸同意了她的選擇。
6月20日才離開大學,26日她就來到學校報到,并立即投入當時的學生軍訓管理,足足比選擇其他學校的同學早工作兩個月。
“這就是北川中學!劉校長說的艱苦是真的,但我不后悔。學校非常重視新老師的培訓和培養,老教師也愿意幫助我們,工作起來很有意義。”“來到學校后,知道了更多的學校的故事,老師的故事,同學的故事,更喜歡這個學校了。”
文君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動,立即給爸爸打電話:“北川中學不僅硬件條件好,而且太讓人感動和敬佩了。我選擇這里是對的。”
爸爸的回話很簡單:“那就好好干吧。”
在已在學校工作15年的教學處主任鄧家軍老師看來,地震后100多位新教師的加入,穩定了學校,也發展了北川中學:“學校現在的教學管理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了。管理更規范,有章可循。學校領導帶頭提高教學質量,目的就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習慣、興趣和能力。這樣走下去,北川中學一定會做得越來越好,我們也希望不負眾望。”
(本文攝影 練玉春)光明日報 汪大勇 練玉春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9-20閩侯鴻尾小太陽幼兒園:讓農村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 2011-08-15美湖社區“快樂成長課堂班匯報演出讓家長們感動”
- 2011-08-11虎溪社區開展“童心向黨,快樂成長”夏令營活動
- 2011-08-08后江社區“紅心向黨快樂成長”走進軍營夏令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