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少,效率高,可操作性強,政府財力可承擔
“樂都模式”發力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崔昕認為,起點公平很重要,無論家庭經濟狀況如何,兒童優先原則屬于整個社會基本價值觀的底線共識。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來說,健康的、有能力的下一代最有可能改變家庭命運,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他介紹說,在樂都縣實施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從啟動時就考慮到創新性、可操作性、政府財力可承擔性,以及可在其他地區復制等問題。如何推廣和普及,要看政府的決心和社會的共識。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還籌集資金,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師范大學等機構合作,進行項目設計、實施指導、監督評估和業務培訓,并舉辦相關的國內、國際研討。“總的來說,這些構想和方法充實了政府的民生工作,拓展了政府公共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崔昕說。
樂都縣教育局局長周永善說,“自從啟動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后,縣政府專門成立項目領導辦公室,由一名副縣長牽頭,組織縣衛生局和教育局實施和監督項目試點。首先在瞿曇、蒲臺、馬營、蘆化等9個鄉鎮實施,隨后幼兒學前教育項目擴大到了山區更多鄉鎮,現在覆蓋率達到了85%。”
在樂都縣的試驗中,平均每名嬰幼兒每年的營養干預費用為400元左右。這說明,這樣的投入,就可以為孩子們的早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一干預方法投入少、效率高、可操作性強,適合中國貧困地區的現狀,是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普及公共服務,克服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國可以利用這一體系,在西部貧困地區,參照‘樂都模式’,將兒童營養早期干預項目納入其中,以極少的投入,達到最大的效果。”崔昕說。
在家庭沒有能力給予孩子基本的健康保障和啟蒙教育時,政府和社會應該介入。從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來看,對兒童的投資,是最有價值的人力資本投資。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 崔 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9-23孩子太調皮 父親出"下策"給10歲娃戴"腳鐐"
- 2011-09-22探月設計師腦出血辭世 多年秘密資助山區孩子
- 2011-09-22孩子愛磨蹭怎么辦
- 2011-09-22超前教育:滿足家長,傷了孩子
- 2011-09-225種方法讓孩子感受愛